本文转自:井冈山报■ 郭佳佳
俗话说:“好酒离不开好粮。”在我的家乡吉安县万福镇,上了年纪的老人,每到冬天都会用古方古法,采用自家种的红高粱酿酒。酿造而成的高粱酒,是万福男女老少最爱的白酒。
当火红的高粱穗子映红天际,丰收的号角吹响,老农们便拾起镰刀与担子,收割高粱了。一株株红高粱在夕阳中、在老农手中渐渐倒下。收割好的红高粱在经过充分晾晒后,村民们便拿去碾米处,将丰满的谷粒分出来以备酿酒。立冬过后,勤劳的村民们会将酿酒的用具一一仔细清洗,高粱与糯米都需要用水浸泡至松软,但高粱须多浸泡1天。一切准备就绪后,便要开始酿酒了。
为了酿出好酒,村民们通常要起个大早,所谓“日出烧酒酒儿旺”。将洗好浸好的高粱与糯米放进竹制的蒸笼,高粱粒铺底,糯米放其上。把盖儿放好,再放到大锅里,木材放进土灶口点燃,薪柴就在火下噼啪作响。在跳动的火焰下,酿酒便正式拉开序幕了。
当Ru白SE的蒸汽袅袅地飘出来,已经是傍晚了。老话讲:“日落拌粮酒味长。”有经验的村民会舀起一勺水放在表面,让冷水均匀地渗偷进米里。这时铁盖就需要撤下,换上木制的宽口酒盆,覆盖其上,酒盆是酿酒的重要器皿。当高粱裂开,便算是蒸好了,接着便要开始关键的一步了。有经验的村民们会提起一桶冷水,当头泼下,这就是“焯水”了。接着与冷水掺和,半桶温水放入酒盆,便要开始“搅缸”了,把经心挑选的十几个个头均匀的圆圆酒曲放进高粱中。因为酒曲中含有特殊微生物种菌,可以引动高粱发酵,把淀粉分解成酒经,酒曲的好否直接决定着酒的香醇与否。村民们个个鲁起袖子,顺时针不停搅拌高粱与糯米,扑腾的热气、劳动的汗水,是高粱酒的底SE。
高粱米全部搅拌完成以后,就需要暂时封存了,通常会用晒干的稻草或是棉被盖好,恒温可以让发酵更快地进行。在经历太阳和月夜的一个来回,到了第二天,便会有汁水从盆底流出,这便是“来汁”了。村民们会把汁水四溢的高粱酒糟放进世代相传的瓷酒缸,盖上木盖。整个发酵过程都在酒缸中进行,如果仔细听,缸中会传来嘶拉嘶啦的声音,声音越响代表发酵速度越快,力度也就越大。经过半个月的等待,酿酒已接近尾声了,村民们便会用密封袋和细绳将坛口彻底封牢,与空气隔绝。到了第二年,一缸绵柔可口,酒香怡人的高粱酒便成了,酒香四溢,劳动者从来不会被辜负。
还记得小时候放学回家,偶然看到家里刚新酿出来的高粱酒,酒香扑鼻,颜SE红得煞是好看,便也禁不住偷尝一口,结果一点也不觉得辣舌,反倒觉得甜滋滋的。我知道,那是高粱特有的清甜,可过一会儿却觉得一股霸道劲儿从喉咙处,一路直下弥漫全身,整个身体顿时暖起来了,暖洋洋的,轻飘飘的,舒畅至极。也许正因为如此,在万福,许多人在晚饭前都喜欢喝上一杯纯正高粱酒,那甘冽净爽、醇厚细腻的高粱酒在梦里生香,回味悠长。
万福高粱酒,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是过年聚餐必开的佳酿,更是在外游子的家乡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