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玉米“套”大豆种出粮农新希望
□ 本报记者 苑捷 宋芳
购买种子、化肥、农资,维修农机具,流转土地……今年一开春,灵丘县落水河乡王庄村隆森种养合作社负责人刘亮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准备大干一场。“去年我们第一年实施20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虽然受到疫请影响,但收成总体还是不错的。今年我们改良了机器,购买了良种,准备继续扩大种植面积,今年一定能有个好收成。”刘亮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
隆森种养合作社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以种植玉米、谷子、高粱等作物为主,将近1000亩的土地每年收益在70万元左右。去年,灵丘县积极探索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种植面积2万亩,并鼓励种粮大户和农业合作社开展全程托管种植。“县里组织我们外出参观学习,1亩地补贴300元,还提供技术指导,多好的事儿。”刘亮和其他4户合作社成员商量后决定,再流转1000亩土地,将2000亩土地全部套种玉米大豆。
“带状复合种植由于玉米株距缩小,株数增加,一亩地能种出1.2亩地的效益。大豆带与玉米带行距加大,边行效应明显,能够做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落水河乡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李向军告诉记者,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对传统间套作的改良升级,能充分发挥边行效应和大豆固氮养地作用,有利于改善土壤条件、提升土壤地力,综合效益显著。
刘亮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我们采用了‘2+4’的种植模式,就是两垄玉米和四垄大豆套种,玉米亩产800斤左右、大豆亩产300斤左右,全年收益能达到160多万元。”刘亮也坦言:“去年由于是头一年种植,在种植技术、机械设备、施肥覆膜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受疫请影响,适宜我们这个地区种植的大豆种子没能及时调运过来,这些综合因素影响了整体收益。”
“刚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为我们吃下了‘定心丸’,我们合作社成员认真学习了文件经神,对今年种粮充满了信心。我们准备再流转1000亩土地套种玉米大豆,预计今年能增收90万元。”刘亮机动地说,今年他们还准备向村民推广大豆玉米套种技术,带动更多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