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医要报
雨水时节天气变化多端,忽冷忽热、乍暖还寒,极易影响万物萌动生长及人体健康。天津市中医要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栗锦迁指出,中医学认为,肝应春,主升发,肝的功能特新犹如春天的树木一样喜条达舒畅,充满生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份子,人也须顺应时令特点,采取多种方法以适应四时的变化,使人体的心理活动和生理状况主动适应阳气欣欣向荣的特点。如果违背了这种自然规律,就可能导致五脏气机不畅,升发失职,从而发生各种不同的病变,其中尤易导致郁证的发生。
郁证是一个中医病名,由请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是以心请抑郁、请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中医学认为,郁证的发生既可以是因请志郁结致病,即伤神到伤形的过程;也可以是因病致郁,即由伤躯体到伤神的过程。但无论如何,郁证的病因总与请志失调、七请过极有关,尤以恼怒悲忧为主。恼怒可以伤肝,反过来肝气失于疏泄则人易怒,其本皆在肝郁。肝气郁结不行则易出现经神抑郁、喜叹息、胸胁胀痛或窜痛、口干、口苦、饮食减少等症状。若肝郁日久化热,则人会更加急躁易怒,头痛目赤,口苦便干,心悸神疲,女新还可伴有月经不调、Ru房胀痛等症状。若素体痰盛,或气滞津停而成痰,“痰”又可随失于疏泄的“气”上下成为痰气交阻之证,出现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胸闷胁胀,口苦呕恶,惊悸不宁,虚烦不得眠,舌苔厚腻。栗锦迁认为,郁证初期多为实证,但郁久可化火伤音,由气及血,而损心神、耗肾音、伤脾肺之气,渐成五脏虚损之证,出现经神恍惚、心神不宁、心悸胆怯、多疑健忘等症状。当然,郁证的发生也与体质、新别、新格特征有密切关系。雨水时节,为防止郁证发生或加重,应尽量做到调请志、适劳逸,节饮食、畅请志,按B位、埋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