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付振强
擦图 王金辉
岳母居住的小区楼下,有一家很小的肉饼店。小店只有三张桌子,紧邻桌子的是洗菜池,靠墙一溜儿是一张大面板和一只圆圆的上翻盖的电饼铛,连个像样的草作间也没有。小店就是这么简陋,简陋到没有店名招牌,门头上只有一块红底的厚纸板,上边写着两个字:肉饼。
因为比邻大运村,小店客流不断,生意还不错。但我一次也没光顾过。
其实我是很喜欢吃肉饼的。
北京的街头有很多肉饼小店,都是三两张桌子,招牌也简陋,好像随时都会卷铺盖走人的感觉。当然也有专营肉饼的老字号或连锁店,像门钉肉饼、咱家肉饼等。
曾经也还有一些看了“吃播”慕名前去品尝的,但大多时候兴冲冲而去,败兴而归。
如果不是因为那天出去办事回来晚了,怕到岳母家错过了饭点儿,我是绝不会踏进那家小店“凑合一口”的。
但,这一去,却让我从此对这家小店及肉饼有了新的认识。
这是一家夫妻店,丈夫既是老板也是伙计,白净脸儿,微胖,系一条白围裙,后腰被围裙绳儿勒出了一条沟痕。他应该是吸烟的,柜子顶上静静地趴着一盒打开的烟,上面还压着一只一次新的打火机。但我估计他是没空抽烟的——他半挽着的袖口沾着点点白面,一直半猫腰在面板前忙活。他先把一个面团擀成闹钟大小,再把一大团馅料码上去,然后双手托起面饼不停转动,直到面饼被揉成了一个碗形,封口,反扣在面板上。撒上薄面,小心地用擀面杖左右擀几下,挑起面饼转个方向再小心地轧几下,这时明显可以看出馅料在面皮下不安分地滚来滚去……此时,他停下不再擀了,而是改用擀面棍直接“砸”,直到面饼被一下一下“砸”出合适的尺寸,这才掀开电饼铛,里边已经有两张热腾腾的饼待出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