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剑河
“边角经济”美了村庄富了民
本报讯 (杨柳珍)立冬时节,走进剑河县岑松镇湾根村,道路两边农舍房前屋后的边角空地种满了应季的蔬菜,白菜、小葱、大蒜郁郁葱葱,大朵的月季花迎风盛放。
“我们每年都会在自己前庭后院的边边角角种上蔬菜、瓜果,自家都吃不完,还经常拿到县城和集镇卖。”村民刘帽桥说,房前屋后种上瓜果蔬菜,不但可以增加收入,还美化了环境,“特别是春天,樱桃、李子、桃子开花的时候,漂亮极了。”
在岑松镇,像刘帽桥这样发展“边角经济”的村民不在少数。各村以家庭为单元,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小成本、大思路”的发展模式,把小边角变成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既优化村居环境,又增加了收入。
“我们引导群众根据村庄规划、家庭人口数量、种植技能、边角面积和布局、供水等实际请况,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宜菜则菜,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岑松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胡大军说。
今年以来,剑河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构建特SE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打造“边角经济”致富模式。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发展思路,坚持因“园”制宜、自主发展、指导先行,用好村民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将发展边角经济作为实现农户家庭收入增长的有效增长点,大力打造“四季有花草、季季有蔬果、户户有增收”的美丽新农村。
同时,借助剑河仰阿莎温泉小镇4A级景区的区位优势,整合岑松320国道沿线特SE瓜果、太拥昂英稻花鱼、久仰朝天椒等特SE产业和独特的苗侗文化,积极探索“支部+农业+旅游+文化”的党建+农文旅融合新模式,让村边无闲田,农民无农闲,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