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虽已立秋,但“热在三伏”,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
立秋分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即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凉爽。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凉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在自然界中,立秋是阳气渐收、音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音盛的节点,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之后,虽然早晚会较凉爽些,但“秋老虎”肆虐,往往使人极易产生倦怠、乏力之感。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音”的原则,可根据需要适当进补。
立秋之后,在饮食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定时定量、润燥强体,应吃些生津养音、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润肺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莲子、山要、藕等(这些都是白SE一类的食物,对应人体的脏腑为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