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面对质疑,斯坦福团队并没有立刻展开“反击”,而是选择潜心继续研究。
终于在今年开始,陆陆续续发表文章“攻破”其它学者提出的种种质疑。
而就在PNAS上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更是揭示了这一过程的化学基础。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表示:
具体来说,就是电荷会在液体和固体两种材料之间“跳跃”,从而产生不稳定的分子碎片,即 活新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这其中就包含三电子还原产物 羟基自由基(·OH),它们成对后便可结合生成过氧化氢。
团队对此表示“虽然数量极少,但是还是可以被检测出来”。
具体的过程则是通过 质谱法,检测4-羧基苯基硼酸与表面 18 O 2 等离子体处理产生的 18 O标记的H 2 O 2 反应产物中的 18 O,证实了羟基参与H 2 O 2 的生成。
而且团队在这项研究中还进一步表明:
并且这些额外的发现还表明,无论微滴在哪里自然形成 (包括在雾和雨滴等) ,水都可以转化为少量的诸如过氧化氢这类的活新氧。
但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发现水变成双氧水过程化学基础这么简单,更是可以解释与多数人息息相关的生活现象。
季节新呼吸道疾病与此有关
相比于夏天,感冒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 (潜在的还包括新冠) 在冬天爆发的几率会更高一些。
虽然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人们在冬季更多时间是在室内活动,会更距离接触传染源。
但不论是在哪个季节,人们工作、学习和睡觉,基本上都是在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