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清华大学医学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宗久介绍了课题背景等,对经准医学发展提出六个方面27条政策建议。 视频截图
中新网上海8月2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日获悉,包括《儿童先天新心脏病经准防诊治研究及产业发展报告》《传染病经准防诊治进展》等在内的7份专题报告在上海发布。这是2022年《数字化转型时代:经准医学创新研究和产业发展》研究课题成果的组成部分。
在国家卫健委、科技部和中华医学会的指导下,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和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联合源墨健康研究院、上海医疗质量研究中心等多家机构,组织16位院士专家牵头,汇聚132位研究人员的集体智慧,完成了2022年《数字化转型时代:经准医学创新研究和产业发展》研究课题。课题成果包括一份主报告和15份专题报告,融合了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前沿技术及产业发展多部分内容。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邬惊雷指出,从重大疾病研究前沿到研究成果转化,再到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具有里程碑意义。他说,上海市卫健委从各个层面布局,让医学创新与发展真正做到从理念到行动、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化到以健康为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马兴发指出,愿与各方携手、加强合作,共同打造酝酿创新、主导创新、展示创新和实施创新高端化、国际化合作平台,更好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介绍了《转化医学及系统建设报告》。该报告指出,当前中国转化医学的系统工程建设形成了规模化发展,130多家转化医学中心或研究院相继成立,形成了覆盖中国主要区域的转化医学研究支撑网络。她指出,转化医学的关键环节是临床研究,而产学研合作促进转化医学发展。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教授牵头将多年研究成果汇编成《儿童先天新心脏病经准防诊治研究及产业发展报告》,为儿童疾病管理提供了可循依据。儿童先天新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黄国英介绍了先心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前沿研究、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新生儿先心病筛查以及先心病诊治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领衔完成的《传染病经准防诊治进展》报告汇集国内外较为权威的最新统计与测算数据。同时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技术应用,研究将人类活动、临床迹象、病原分析与实时进展结合,为传染病经准防控提供新的思路,有助于提升公共卫生管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安教授领衔完成了《心血管疾病经准防诊治研究及产业发展报告》。王建安教授介绍,人类健康心脏和衰老心脏的比较研究给临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特别是电子仿生等前沿科技方面的突破,医学工程交叉技术,如三维超声和影像学的进展以及瓣膜技术等研究成果的转化,对将预防关口前移、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实现经准诊疗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领衔完成的《肝细胞癌经准防诊治及产业发展报告》,总结了肝癌在早期诊断、经准外科治疗、复发转移防治和系统治疗及其产业发展方面的进展。在《影响经准医学创新发展的前沿科技分析报告》中,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波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杨广中等聚焦对经准医学发展有较大影响力的前沿科技;《经准医学产业发展报告》则由源墨健康研究院张勇团队完成。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接受采访时表示:数字化转型时代经准医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梳理非常重要,聚焦了民众所关注的重点的热点问题。“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36家医院,去年门诊量达到了8900万人次,住院数量280万人次,院手术达到了120万人次。在这些数字不断增加的请况下,如何向高水平和高质量转型发展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王兴鹏指出,未来5到10年,临床创新是一个重要源头,围绕民众健康需求,把握经准医学发展中的原创研究机遇、掌握“卡脖子”的前沿科技、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是经准医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会长饶克勤教授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助力中国经准医学的发展,个体化医疗的理念提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他指出,经准医学的成果同样需要公共政策来助力,经准医学必将为中国医学带去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