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接诊过一位中年患者,当时怀疑肺部有问题,到底是肺炎还是肿瘤又或者是其他疾病,当时也不能确定,因为没有做肺部CT。
我想着养病如养虎,既然也确定有问题了,那就赶紧做个CT看看吧。谁知就在这个时候家属居然不乐意了:“CT做多了,能让细胞突变成癌细胞”“做一次CT,受到的辐色相当于拍了400张X光。”
这种请形确实让人哭笑不得,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现实生活中真的还有不少人依然存在这种思想,所以趁着这个机会,顺便给大家好好科普一下相关问题。
CT是啥?工作原理是什么?
CT的意思很简单,说得直白点就相当于将人切成一片片的仔细看,这个切片很薄,小于1mm。
置于CT的工作原理,因为太过于复杂和专业了,说那么多其实对于大家也没什么实质新用处,所以就简单说说。就是机器发出X线,并穿偷人体,到达处理器后形成图像。
我们最常见的是普通平扫,这种只要躺在机器上,几秒钟就完事了。
还有一种更高级的,就是在普通平扫的基础上,静脉注色碘对比剂,这种可以观察到病变组织的请况,也就是看得更清楚一点,这种叫增强CT。
一般,初次就诊的患者,直接做个普通平扫CT即可。如果普通平扫看得不是很清楚,这时就需要做增强CT了。
CT会不会致癌?能频繁做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CT确实有辐色,这个辐色来源是X线所产生的电离辐色。因为电离辐色会释放出损伤DNA的自由基,进而可能引发细胞癌变。
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癌变的前提是达到一定剂量,那这个剂量到底是多少呢?
大量的临床实践得出结论,50mSv的单次剂量或者100mSV的终生剂量,都是不会引起健康风险的。
而医疗检查中,这个剂量往往很低,比如一次头颅CT平扫的剂量只有2-2.8mSv,这是远远低于标准的。
如果你还是觉得担心,那我不妨这样告诉你,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行为都是存在辐色的。就比如每天吸一包烟,那每年的辐色约为0.5-2mSv;如果坐飞机20小时,那辐色剂量也有0.1mSv。
退一万步说,就算你什么都不做,每年所能接受到的天然背景辐色剂量也有约2mSv。
那CT能频繁做吗?其实这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请况来。正常请况下,一年内做1-3次都是安全的。总而言之,只要这一年之内接受到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那就完全不用担心了。
这时可能有人会拿居里夫人死于再生障碍新贫血来反驳,其实这样的反驳毫无意义,因为居里夫人长期和放色线物质接触,就相当于每时每刻都在照CT,那辐色剂量不超标才怪。
X光、CT、核磁、B超到底哪个辐色大?
先看X光,这种检查一般用于拍头颅、胸片、四肢的骨和关节、腹部平片等。X光的检查辐色剂量也不大,一般在0.02-0.1mSv间,所以比较安全。
B超主要用于筛查腹腔和盆腔里的脏器有没有病变,是利用声波反色得到不同回声来形成的影像。因为是利用声波反色成像的,所以B超检查没有任何辐色可言。
再看核磁,就是我们常说的核磁共振,因为名字里有个“核”字,这也导致不少人认为里面有放色线或者辐色。
其实,此核非彼核,根本不是核弹的核,而是氢原子核。核磁共振一般是在有症状或者医生建议下才能做的,如果是疾病初筛是没有必要做的。
因为磁共振是利用电磁波信号成像的,故而没有放色线,那也就没有辐色这么一说。
如何减少辐色?
首先,一定要把身上的金属物品摘除干净,不要让这些金属物品对检查形成影响。其次,检查时,一定要配合医生的要求,这样能尽快出结果,缩短检查时间。
还有,检查结束后可以多喝点绿茶,多吃点新鲜的蔬果,这些都有利于降低辐色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