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对于现代人来说,洗澡和沐浴不就是一回事吗?
沐浴,虽然,俗称“洗澡”,但是,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却对此做了更明确的解释:“沐”指的是洗头发,“浴”指的是洗身上;“洗”,指的是洗脚,“澡”,指的是洗手。可见,古代人对于洗发、洗身、洗手、洗脚都有着专门的称谓。
然而,洗澡在今天却是司空见惯的事,上了一天班之后,一到晚上,多数人都会洗澡。一是洗掉身上的污垢;二是洗去身上的困乏,让自己有一个充足、舒适的睡眠。但是,古代的“洗澡”,却只是现在饭前和睡前的洗手、洗脚。而“沐浴”就不一样了,它可不是一般的洗澡,不仅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就连“沐浴”时的讲究也有很多。
古人的沐浴,最早起源于殷商。虽然那时候没有先进的设备来为沐浴提供良好的条件,可是,沐浴却是人们最看重的日常活动。相传,在商朝建立之前,商族部落里的一个女子,在野外的溪水里沐浴的时候,碰到了一只玄鸟。玄鸟飞落下来,就在这个女子的身旁,丢下了一枚玄鸟蛋。女子好奇,吃过玄鸟蛋之后,就怀孕了并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商族的始祖契。
从此之后,商族族人就有了每天沐浴的习惯,并把沐浴看作一件非常神圣的事请。后来,成汤在建立殷商王朝之后,就坚持每天沐浴。并在沐浴器皿上刻下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自励格言,意在提醒自己:沐浴不仅是洗澡,也是为了纪念先祖,更是为了让自己每天都有新的进步,每天都有新的突破。
比起殷商,西周时期的沐浴,就变得更加重要了。在那个时候,沐浴已经成了社会中必须遵循的一种制度。在国家举办重要活动的时候,人们必须在沐浴之后才能参加。比如:每年非常重要的祭祀先祖的活动,在举办之前,先要由朝廷官员领导百姓进行斋戒。在中国,斋戒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
在斋戒期间,人们的饮食必须清淡,不仅不能吃肉类的荤腥食物,就连让口气变重的食物,也不能食用,包括韭菜、辣椒等刺机新的食物。在斋戒过后,各SE人等都要沐浴、更衣,一切嘈杂活动都要停止。人们要静心祛除俗气杂念,待身体和内心都干净之后,才能举办祭祀大礼。由此可见,在西周,沐浴已经成为了祭祀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以说,此时的沐浴,它已经完全超越了普通的洗澡净身。这种形式的沐浴,不但洁净了身体,更重要的是洁净了灵魂,让人的身体和灵魂达到一种纯洁与安宁。
除此之外,诸侯在朝见天子之前,也必须进行沐浴。西周的天子会赐给朝见之人一块用来斋戒沐浴的封邑,被称为“汤沐邑”。在沐浴之后才能朝见天子,这样不仅让朝见之人倍感尊重,也是一种让人摒弃过去,开启美好未来的仪式。看来,这种沐浴,已经成为了开启人生新篇章的仪式了,丝毫不亚于现在国家的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