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脸上满是风吹日晒的印记,眼前这位风尘仆仆的育种专家,就是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洪一江教授。
“付出多少,收获多少!”洪一江牵头培育的萍乡红鲫、池蝶蚌,成为国家级水产新品种,他率领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稻渔工程”团队,已累计帮助江西老区5000余人实现TUO贫。
潜心研究,让良种助力农村发展
让农业良种助力农村发展,是洪一江搞研究的出发点。
上世纪90年代,江西省萍乡市农业局负责人找到洪一江,希望他研究当地的肉红鲫。而那时,当地的农科人员觉得,“这种小鱼长不大的,没什么经济价值!”
观察了一段时间红鲫鱼的新状之后,洪一江坚定地认为“可以试一试”。学校实验条件不足,为了研究方便,洪一江带领团队走出校门,扎到农村,开始了他的工作。
交通不便,早上出门赶班车,晚上到了目的地,往往一身尘土;为了观察实验体,在简陋的工棚里,一块木板当床,就能将就半个月;一到夏天,各种蚊虫叮咬,又痒又痛……
在这样的条件下,洪一江和他的团队从一两重的小鱼选优育种,经过不断培育,终于成功!
如今,这小小的红鲫鱼可以长到8两多重,不仅肉质鲜美,而且很具观赏价值。2010年,原农业部批准对“萍乡红鲫”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洪一江刚开始培育池蝶蚌时,这种淡水珍珠蚌不仅养殖者甚少,而且因为周期太长,没人愿意去做良种选育。面对当时三角帆蚌独霸淡水珍珠市场的请形,洪一江认为,“单一的品种,病害、市场风险大,培育新品种很有必要。”
2004年前后,一些养殖大省曾出现蚌瘟病,浙江、江苏等地的一些养殖企业试着将池蝶蚌和患病蚌放在同一水域,池蝶蚌不仅死亡率低,优良珠产出率还高。一时间,池蝶蚌声名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