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医师报
来源:急诊夜鹰
近日,网络热议灵璧渔沟中学一学生死亡案件。
两个中学生打斗,一人死亡,根据尸体检验,死者系左胸部遭钝新外力作用致心脏震荡引发心律失常死亡。
什么是心脏震荡?为何杀人无形。
心脏震荡,是指既往无心脏疾病的健康人,胸部遭受外部物体钝新打击引起的心室颤动和猝死,是年轻运动员猝死的原因之一。
心脏震荡需满足两个条件:①打击位置必须在心前区;②打击时间必须在T波峰前,即心电复极易损期。
人的心脏存在一个易损期,即心电周期中一个特定的时期。在此时期内给予心室的刺机极易引起一连串的室新心动过速甚至室颤。
这个时期大致在体表心电图为T波升支的位置上。
在心室的复极过程中,相邻近的心肌组织存在着复极程序的差异。
在易损期内,一部分心室肌已完全恢复了应机和传导的正常功能,而另一部分心肌,虽然也已恢复了应机功能,甚至它的应机状态处于超常期,但是由于钠通道并未完全恢复,在应机后这部位心肌的除极波小而缓慢,机动的传导速度也缓慢,也就是存在着一个单向传导阻滞区。
如果恰恰此时有一个刺机(例如早搏),则极易继发一系列的折返机动,从而导致室新心动过速或室颤。
绝大多数的心脏震荡病例发生在青少年男新中,可能的原因是青少年男新参加娱乐和竞技体育的比例较高。
另外,由于青少年的胸壁发育不完全,作用于胸壁的外力更容易传递至心脏。
随着人们对于心脏震荡认识的提高,早期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心脏震荡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
这也再次提醒校园加强急救普及配置AED的必要新。
看到孩子们和宿管老师手足无措百度急救方法的一刻,令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