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久久为功
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
4月的广州烈日炎炎,记者在广州市农科院南沙基地的水田里遇上了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伟雄。他正在俯腰观察水稻新品种的长势,这个新品种便是“广丰香8号”的后代。
2007年,陈伟雄和团队把苦心多年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广丰香8号”带到从化龙潭村推广应用。十余年来,陈伟雄在龙潭村扎下了根,面对农民的需求他总是随叫随到。如今“广丰香8号”成为广州地区栽种面积最大的香稻品种。“这个品种已经十多年了,到目前为止,它的口感和产量都不落后。”陈伟雄颇为骄傲地说。
如今陈伟雄希望在“广丰香8号”的基础进行改善,提升新品种的抗病新,并让稻米的形状变得更细长。作为一名水稻育种专家,陈伟雄说育种工作很多时候都要面临失败的考验,但是还要保持一种平常心。“只要发现一种好品种,就可能好得不得了,我们就要不遗余力去推广。”陈伟雄说,农业育种工作的自豪感,来自农民的认可。只要农民愿意用自己的种子, 这就代表着自己的工作产生了价值。
“南沙东涌那边给我电话,说有两亩地出现了问题,种子怎么都长不出来,我明天就得去看看。”陈伟雄总是积极回应着农民的需求。他说,农业科技工作者也应该感谢农民,要不是农民积极提供信息,那么科技工作又该如何针对问题施策呢?
在广州,还有一大批像陈伟雄这样扎根泥土育良种的科技工作者。为了中国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他们十年磨一剑,久久为功,用实际行动弘扬着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经神。
一线直击
搭“台”唱“戏”:
全链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
强化科技兴农,让科技成果真正落在田间地头才是硬道理。然而,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全链条体系的支撑,科研院所、技术经纪人、金融资本、科技企业等元素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