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83年,割据台湾长达二十二年的郑氏家族向清廷投降,由此,宝岛台湾再次纳入中央政权版图。而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统一台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筹划已久,诸如何时对台用兵、如何以最少代价实现统一,都一一考验着清朝的决策者。也因此,他们足足等了二十二年。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清朝是怎么统一台湾的。
平定台湾凯旋图前期招抚,积蓄攻台力量
事实上,在对台方针上,清朝一直有主战和招抚两派,且长期以来,优先招抚。这一方面自然是囿于国内形势,当时清朝忙于三藩之乱,腾不出手来对付台湾的郑氏家族,但也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希望“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图。
不过很可惜的是,清朝的招抚政策成效甚微。比如施琅在康熙七年给康熙皇帝的奏章里就提到:“去岁朝廷遣官前往招抚,未见实意归诚。”
由此,在解决完三藩问题后,清朝渐渐地开始转向武力攻台的策略,并开始练兵造船,筹备军饷等,做好攻台事宜。
统一作战指挥权
正所谓“军政之事,以一而成,以二三而败”,攻台作战,必须得统一指挥。可是攻台的主力派福建总督姚启圣和水师提督施琅这两人之间却不怎么对付,为争夺攻台的指挥权那是明争暗斗。比如施琅就直接上书康熙皇帝:
“倘荷皇上信臣愚忠,独任臣以讨贼,令督抚二臣(指姚启圣)催办粮饷接应······臣即督发进取······何难一鼓而下。”
这是赤罗罗地要把指挥权攥在自己的手里啊。当然,姚启圣也不甘示弱,你不是直接上书说要指挥权吗,那我就跟你争一争出兵的时间。于是,当水师提督施琅主张在夏季,利用南风进军澎湖的时候,姚启圣却提议说要等到冬天,利用北风,并引用了一堆理由。两人就此在出兵的时间上争了起来,而这一争,就导致攻台之事一拖再拖。
康熙一看,这还得了,没把敌人干趴下,自己先掐起来了。于是他赶紧“劝架”,并在听取了明珠“著施琅一人进兵,似乎可行”的意见后,将攻台指挥权全权委托给了施琅,而让姚启圣“停止进剿”,全权负责粮草事宜,当起了施琅的“后勤总管”。由此,攻台作战开始有了统一指挥。
积极争取台湾民心
上兵伐谋,攻心为上。无论是清朝决策者还是姚启圣、施琅等前线指挥的将领,都在积极地争取台湾的民心,希冀用最少的代价统一台湾。
比如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姚启圣就开始在福建漳州设置“修来馆”,说只要是从台湾来归诚的,就送华服和金钱。而仅此一招,就在三年之间,招来十万余人投诚。
此外,从台湾走出去的将领施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心,都十分卖力地招揽郑军将士,希望他们能像自己一样投诚,而其“军纪严明、善待俘虏”的名声也在无形中争取了大批台湾军民的人心。在澎湖海战中,清军“恤其被伤兵卒,予以医要,载其生还”,以仁义之师收复了大批郑氏军士的心,而这些军士在归台之后又广为传播清军的仁义,极大地瓦解了郑军的士气。
而清朝这些争取台湾民心的措施,不仅极大减少了统一的军事代价,更使得清军在登陆台湾时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真诚拥戴。据相关史料记载,施琅大军在登陆台湾时,民众扶老携幼欢迎。
“百姓壶浆相继于路,海兵皆预制清朝旗号以迎王师。“——《靖海志》
澎湖一战定胜负
康熙二十二年,即公元1683年,在“先取澎湖以扼其吭”的战略方针下,施琅率官兵两万余人,带战船三百余艘,乘着夏季南风,直压澎湖。
澎湖作为台湾的屏障,一直是郑氏集团经营的重点,而当时郑氏这边的领军人刘国轩也在积极巩固澎湖的防御设施,希冀能利用澎湖阻挡清军攻台的步伐。也因此,澎湖一战对于施琅和刘国轩而言,都是至关重要。
施琅出征澎湖 图不过正是势不可挡,哪怕刘国轩将澎湖防线修的铁桶一般,终究没能挡住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施琅大军。此战,刘国轩率领的郑军大败,死伤一万两千余人,残部逃亡台湾。
当兵败的消息传到台湾时,人心大动,郑氏知道已然回天无力,终于于当年的七月十五日,递交降表正式向清朝请降,由此,结束了在台湾二十二年的统治,而台湾也再次纳入了中央政权的版图。
从康熙元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到康熙二十二年清朝统一台湾,中间历程足足隔了二十二年,但无论是康熙皇帝还是当时的仁人志士,都等下来了。而这二十二年间,有康熙君臣殚经竭虑使国家强大,有多方努力争取台湾民心,也有枕戈待旦以备武力攻台。所以有理由相信,即便是二十二年乃至更久的时间,也磨灭不了他们实现国家统一的决心,因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边,欢迎评论、点赞、收藏。这里是兜汤看历史,为你分享课本外的历史知识,更多经彩内容,快来关注兜汤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