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22年六月十四日,载着两万多人的200多条清军战船,从福建南部的东山县出发,目标直指明郑势力所占领的台湾岛,清军代表中原王朝,为消灭郑氏台湾政权所发动的澎湖海战终于爆发。公元1683年7月16日,清军在初战小挫之后,抓住时机,集中所有兵力向郑军发起总攻,清军舰队兵分三路,分别在东西两个方向进行佯动牵制,在以主力部队以五船围攻一船,逐个击破,郑军全面崩溃,最终清军以伤亡2100余人,无一船损失的代价,歼灭郑军全部主力大获全胜,九月,清军在台湾登陆,郑军残部投降,剃发易服,十月初,郑式王朝宣告灭亡,台湾由此被并入了大清的版图。
海峡两岸重归统一,这可以算是台湾的第二次回归。那个时候的台湾一直以来就是落后之地,对于大清朝来说并没有多大价值,初衷也并不是为了实现国家领土统一,真正促使清朝决定解决的是明郑势力,早在清朝入关之初,由于忙于统一战争,无暇顾及台湾,随着清朝逐渐实现了对中国大部分领土的控制,得以站稳脚跟,集中经力对付正式集团,在福建,广东沿海一带双方连年征战,生灵涂炭。
1661年,明郑势力节节败退,逐渐被驱逐出去,困守厦门的郑成功为取得另外的根据地,以解决数万大军的给养问题,被迫向盘踞台湾的荷兰侵略军发起进攻,成功收复了沦陷38年的台湾,并开始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并开始不断侵扰广东,福建沿海一带,考虑到台湾的明郑势力不断侵袭东南海,严重影响了清朝东南赋税之地的稳定,以及台湾的郑氏被认为是明朝正统,是反清复明的最后基地,不利于大清朝的巩固和统一,清军入关之后,一直想要成为正统的中原王朝代表中国,而明郑台湾则是阻碍清朝成为正统的最后一股力量,因此,清朝夺取台湾势在必行,关于如何解决问题,清政府在是和是战上也是一直犹豫不决,前期清朝方面多次派代表与明郑势力进行和谈。
1662年郑成功在收台湾后的第二年病逝,长子郑经继位,早在那个时候,清政府便派人前往厦门,试图招抚郑经,此时的政经刚刚即位在明郑势力内,尚未站稳脚跟,为了从清政府那边拖延时间,郑经阳奉音为,虚以应付,等到第二年郑经得势,清政府再次派人商讨和谈事宜的时候,郑经却提出各种理由拒绝。1667年,清廷又两次派人渡海招抚郑经,但仍被郑经以同样理由拒绝,招抚失败,这个时候,康熙意识到,武力统台势在必行,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随着1673年分封云南,广东和福建的三个藩王吴三桂,尚可喜,耿经忠发动叛乱,三藩之乱爆发,清庭一时间无暇顾及台湾问题被暂时搁置。直到1681年,平定三藩,清朝的统治更加稳固,台湾事宜再次被提上日程。同年,郑经中风而死,郑式政权在台湾内部发生矛盾,人心逐渐发生动摇,甚至有人愿意给清朝当内应。时任福建总督的姚启圣打算趁势进攻,并向康熙推荐了一个重量级的人物,海霹雳施琅,他是收复的关键人物。施琅因故得罪了郑成功,父兄尽皆遇害,投降清廷,在攻取台湾作战中,他担任福建水师提督,也是前线军事指挥官统辖数万水师官兵,这个人极具军事天赋,尤其善于海战,对台湾的军事部署了如指掌。在攻下台湾之后,被康熙封为靖海侯,留在台湾治理地方。
后来清廷为是否把台湾纳入版图产生争议,有大臣主张放弃。但施琅力排众议,最终说康熙将台湾并入版图。现如今台湾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古往今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台风不足惧,海峡不足畏,但要想真正把台湾给收复,还是需要靠用正治上的智慧,来解决这一问题,希望祖国早日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