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总督没有犯上作乱吗?非也,清朝的总督在清朝灭亡的过程中,其实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清朝末年,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朝的各地总督基本上分为三派,一派是以清朝满清贵族出身为主的保清派,他们效忠清皇权,但主要原因是革命威胁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第二派是反清派,他们大多出身汉人家庭,对清廷的认可不是太强烈,也出于为自己或者所在的势力争取更大利益的动机。第三派为观望派,这一派的清朝总督占据多数,他们一方面对清朝继续存在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又不太确定辛亥革命是否能够成功。所以,他们在观望!
唐朝的节度使也并非都是唐朝中后期的实权节度使,在唐朝的军事体系中,节度使就是各地方驻军的最高军事长官,他们刚开始并没有太多的军事实力和实权,更是经常新的被更换或者轮换,直到唐朝中后期后,唐朝的中央皇权开始动乱,尤其是武则天到唐玄宗时期,唐朝中央皇权的更迭和混乱,导致各个节度使权力开始集中,逐步拥有了长期治理所属军队的权力,更是在安史之乱后,逐步的演化成拥有辖区内人事任免、财富税收及世袭等权力,成为实际上裂地封王的诸侯。
而唐朝的节度使与清朝的总督,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权力体系职位,唐朝的节度使最终拥有堪比实权诸侯的权力,而清朝的总督始终没有拥有类似的权力,清朝作为远晚于唐朝的朝代,对地方实权人物的控制和牵制有非常多的借鉴经验,因此,清朝的总督还必须与拥有实权的各省将军、布政衙门等分管财政、军事和人事等实权负责人进行协调,更为重要的是也没有世袭的待遇。
其实无论是唐朝的节度使,还是清朝各地的总督,其权力都是从最开始的受制于中央皇权,到逐步与中央皇权相互制衡直到最终反超皇权而置中央皇权为傀儡摆设的过程,本质上清朝的总督与唐朝的节度使并没有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