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对于一个朝代而言,指的是由弱变强,由衰转盛。
一个王朝的发展规律,开国时的百废待兴,经历几任帝王的努力,逐渐强盛到达顶点;顶点就意味着衰落,如有能力的帝王出现,扭转王朝的颓势,再次把王朝带入到正确发展的道路上,逐渐恢复昔日的辉煌,这个阶段,一般称为“中兴”,也会加上帝王的庙号或者谥号一起称呼这段“中兴”时刻,例如西汉的汉宣中兴。
西汉 汉宣帝 汉宣中兴
汉宣帝汉武帝时期西汉逐渐强大,已有实力和匈奴一战。加上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多次击溃匈奴,开疆拓土,强盛一时,但过多的对外战争,影响了西汉民生。汉武帝统治后期,流民百万,西汉实力严重衰落。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废帝刘贺荒唐,这个历史重任落在了汉宣帝刘病已身上。
汉宣帝刘病已的祖父是刘据,汉武帝的太子,因巫蛊之乱而死,未能登基。刘病已从小流落民间,后被收养在掖庭,也有宗室子弟的地位。刘贺被废后,17岁的刘病已被权臣霍光拥立为帝。6年后,霍光死,刘病已亲政。
亲政后的刘病已展示一代贤君的风范,对内:整顿吏治,考核官员,并废除苛刻的刑罚;招抚流民,安定民生;对外:降服匈奴,并设立西域都护府,减少了外敌的威胁,有利于中原和西域地区的交流。
黄龙元年十二月(公元前48年1月),刘病已驾崩,庙号中宗,谥号孝宣皇帝。这段中兴时期被称为“孝宣中兴”或者“汉宣中兴”
唐朝 唐宣宗 唐宣中兴
唐宣宗李隆基即使盛唐的缔造者,也是盛唐衰落的责任人。一场安史之乱,兴盛百年的唐朝就此完结。从公元755年12月(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造反开始,唐朝经历了近百年的衰落期,可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吧,都城长安都被攻破过好多次,竟然没有亡国。
公元846年(会昌六年),唐武宗死,李忱被宦官马元贽等拥立为帝,即为唐宣宗李忱。拥立他的原因是看中他的傻,宦官觉得他好控制。谁知道,李忱是扮猪吃老虎,之前都是韬光养晦,登基之后,立刻展现明君风范。
外战:击败吐蕃、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并将河湟地区纳入唐朝版图;对内:勤于政事,重视人才,整治吏治,为人明断并节俭。
在他统治期间,唐朝出现中兴的局面。唯一不足的可能是喜欢服用丹要,他也因此中毒身亡。
大中十三年(859年),李忱驾崩。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葬于贞陵。
宋朝 宋孝宗 赵昚
宋孝宗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1194年6月),后改名赵玮,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1189年2月在位)。
由于赵构无子,年幼的赵昚被选中养育宫中。绍兴三十年(1160年),被立为皇子,受封建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被立为皇太子。同年高宗让位于赵昚,使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
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
明朝 明孝宗 朱佑樘
明孝宗明孝宗朱祐樘(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1487年-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SE,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间佞,勤于政事,励经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朱国桢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孝宗皇帝。”
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在位十八年,享年三十六岁,葬泰陵,庙号孝宗,谥号敬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