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
状元红礼盒走红网络。
网友“考古”发现,
录取通知书上的“钟楼”
就在今天越秀区文明路的广东贡院旧址。
录取通知书里藏着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广东贡院又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广东贡院始建于南宋,
是古时科举考试乡试之地。
贡院最初在今小北路洪桥街一带,
后毁于战火。
清朝走出了7000多位举人,广东贡院在今文明路一带(今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昔日中山大学所在地)重建。清代涌现出一大批两广籍官员人才。
20世纪初,千年科举制被废除,一批新式学校在贡院原址拔地而起。
历史虽远,但一脉相承。
如今,
在广东贡院旧址上屹立着大钟楼、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东省博物馆(文明路分馆),
共同见证科举制度的终结
和新式人才培养与选拔的文脉赓续。
广东贡院的历史记忆藏在古老街巷里(广州鲁迅纪念馆供图)
追
根
溯
源
广东贡院五易其址
终选址在今文明路
宋朝以前,
广东科举考试没有固定场所,
多在官衙、庙宇等地举行。
南宋
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据清中期《广东通志》记载,广东贡院始建“在郡城东北二里,元季毁。
明朝
“明洪武甲子乡试于光孝寺,暂设‘棘闱’(考场),历十有六科。至(明)宣德元年,始建于城东北隅西竺寺故址,后经兵燹圮废。(清)国朝初暂于光孝寺试士。”
清朝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秋,广东巡抚李士桢决定重修贡院,将新贡院建在有“郁葱佳气聚焉”的城东南,今文明路一带(今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昔日中山大学所在地),南临城垣,东依河涌,北为通衢,西面有学宫、书院群。
一个大型沙盘重现清代广东贡院的原貌,这是贡院中轴线上建筑群,明远楼为其中最高的建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廖雪明摄)
广东省博物馆专家刘丹介绍,当时普遍认为,贡院关乎文运国祚,选址既要有好意头,又要交通便利,东南方是“紫气东来”之位,京城东南角就是太子读书之处,是个极好的选址。
据“中国最后一个探花”广州人商衍鎏描绘,清代广东贡院承继明代,主体建筑左右对称,主轴线依次为考生入场的前三门、考官监考的明远楼和考官办公、阅卷和居住的后三堂,考棚分布在前三门和明远楼两侧。
“深藏”于街巷中的明远楼(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摄)
随着广东的经济文化发展,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日渐增多。
广东贡院又经历了多次扩建,到清同治六年(1867年),号舍多达11708间,规模宏大,与顺天贡院(北京)、江南贡院(南京)、河南贡院(开封)并称为“四大贡院”。
广东贡院小史
宋代以前
广东科举考试没有固定场所,多在佛寺中举行。
南宋淳祐年间
广东始建贡院,在古城东北,建筑在元代被毁。
明代
广东贡院设在越秀山西竺寺故址,后建筑又毁于战火 。
清康熙年间
广东巡抚李士桢在今文明路一带重修贡院。清代一朝共计选拔7000 多名举人。
20世纪初
延续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终结,贡院号舍被陆续拆除。旧址上建起各类新式学堂。
★小知识:清末四大贡院
向上滑动阅览
顺天贡院:又称京师贡院,位于北京,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至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考棚号舍有10402间。1900年,因战火贡院被毁,顺天乡试移至河南贡院举行。
河南贡院:始建于明初。清雍正九年(1731年)迁往开封城东北隅的上方寺内(今河南大学),最多时号舍达11866间。如今,河南贡院建筑无存。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明代一度成为苏皖两省乡试及全国新会试考场。至清同治年间,拥有考试号舍20644间,为全国最大贡院。如今在江南贡院基础上建起了中国科举博物馆。
广东贡院:位于广州,始建于宋代,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建于现址(今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215号一带),此后多次扩建,至清同治六年(1867年),号舍多达11708间。
三年考一回考期定八月
上万两广秀才贡院苦考
乡试三年考一次,一般在农历八月举行,所以也叫“秋闱”。
彼时,每逢乡试,上万两广秀才或乘舟车,或步行,带着沉重的行李,到广州赶考。
看看乡试时,考生的“赶考”路——
先进前三门,依次遇到头门、仪门、龙门。头门是点名入场的地方。仪门是考生接受搜检及等候之处。龙门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在乡试中“鱼跃龙门”是考生们的梦想。
明远楼是一座木结构的中国宫殿式古楼(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廖雪明 摄)
然后是明远楼,用来监考。“明远”二字,取自《大学》“慎终追远,明德归厚”之句。明远楼坐北朝南,楼高两层,歇山顶、琉璃瓦、滴水剪边。虽只有两层,却是当年这一带最高的建筑。
考试时,监考官登上明远楼,凭栏而望,目之所及,皆为“号舍”(考棚、考场)。明远楼后面“考生止步”,依次是至公堂、戒慎堂、聚奎堂,供考试官员办公居住。
考
试
复
盘
吃喝拉撒睡考全在号舍
连考九天六夜备受煎熬
当年,
读书人考取功名的过程
远没有想象中容易。
仅是在考场内熬上九天六夜,
就让考生在体力与智力上经受双重考验。
与现在“考场有空调、全家齐送考”相比,
当时的考试条件十分简陋。
东贡院号舍按《千字文》的顺序排开(广州鲁迅纪念馆供图)
安检严:馒头干粮都要切开看
乡试考前,每一名考生必须TUO衣解履,甚至连糕饼馒头都要切开检查。
试想,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大雨滂沱,上万考生排长队检查点名,逐一接受检查是何等景观!通常从考试前一天的凌晨三点开始,一直排到太阳落山。因此,考生、考官都容易心浮气躁。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就写道,有考生因考官搜身过严、态度也差,故而怒掷笔砚,转身离去,不考了!临去还扔下一句吐槽:“此岂朝廷所以待士耶!”
广州农讲所内陈列的贡院号舍模型。(广州农讲所供图)
好不容易点完名,领了答题纸,进场寻找自己的号舍。广东贡院的号舍高2米、宽1米,深1.3米,举手就能莫到屋檐,躺下后脚又会露在外面。
九天六夜的考试,考生吃喝拉撒睡全在这里进行。每间号舍里有两块木板,白天考试当桌凳,晚上睡觉当床铺。
想象一个场面:至后半夜,蜷缩在木板上的考生,一觉醒来必腰酸背痛。随着号军一声通知,立刻爬起来秉烛答题。考试期间尽量少喝水。贡院的水井三年一用,水质没保障,容易急新肠胃炎。
惩罚重:作弊入刑兼充军
考试中出现中间有空页、白卷等,都算违规。一旦被发现作弊,枷号三个月示众,甚至还被杖责一百,发往边疆充军。
科举考试中,考生的炊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科举考试也有“加分项”。广东最后一个状元梁耀枢当年的殿试试卷虽名列前十名,但并非“第一”。
阅卷官员们见梁耀枢的试卷行文流畅、整洁无暇,一致推荐点他为状元。
考试难:有秀才从60岁直考到99岁
决定考生命运的九天六夜,都考什么呢?第一场考《四书》;第二场考《五经》;第三场考策问,到了清末还会考点科学知识。
乡试放榜时,万人空巷,“喧喧车马衣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龙虎墙前,挤满了一张张或年轻或年老的面孔。榜上有名者,春风得意马蹄疾;名落孙山者,对饮悲歌泪满襟。
清代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准考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举者都是人中龙凤。在广东贡院中举的骄子中,康有为与梁启超中举时间虽然相差四年,但均以第八名的成绩中举。
师生一道在广州倡导新思想,翻开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道路探寻的新一页。至今,广东贡院明远楼内外“天开文运”“明经取士”和“为国求贤”的牌匾均取自“康梁”手迹。
康熙二十年(1681年),时年99岁的黄章让曾孙提着“百岁观场”灯笼参加广东乡试,虽名落孙山,但时任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赠给他银两和布匹,以机励后生。
放榜第二天,新科举人就会去参加广东巡抚衙门举行的“鹿鸣宴”,席间演奏《诗经》中的《鹿鸣》之章。“鹿鸣宴”之后,许多新科举人开始准备次年春在京城举行的会试。广州城北有一条古驿道,就是当年举人上京赶考的必经之路,被称为“大官路”。
文
脉
传
承
千年科举制度一朝终结
大批新式学堂陆续开办
清末,
科举取士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
1905年,
湖广总督张之洞、
两广总督岑春煊等联名上奏清廷,
建议废除科举考试。
光绪三十一年八月(1905年9月),
清政府颁布停止科举考试的上谕。
至此,
实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寿终正寝。
1895年广东贡院明信片(广州鲁迅纪念馆藏)
科举制度被废除后,广东贡院的号舍被陆续拆除,但从这里延伸出来的文脉并未中断。
据清宣统年间《南海县志》记载:“光绪三十年,以贡院改办两广速成师范传习馆兼练习员练习所。三十四年改建优级师范学堂。”
贡院原址上,建起了师范学堂的大礼堂、东堂、西堂等校舍,为新学培养教员,继续向社会输送人才。
1912年,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改名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
1924年,孙中山发布帅令,将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政大学等广州地区新式学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
孙中山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成为广东最高学府。
中山大学南校区北门(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陈忧子 摄)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广州是全国贤达之士的聚集地。鲁迅、郭沫若、冯友兰、容庚等蜚声海内外的名家大师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
1934年,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落成,各学院先后迁入石牌校区。中大旧校舍则由中大附中(广东实验中学前身)等学校使用。
贡院遗迹今犹在,脉传承看今朝
如今,明远楼变身为广东贡院陈列馆,大钟楼则成为广州鲁迅纪念馆等场馆,大钟楼东侧的广东省博物馆(文明路馆区)是人们品味优秀岭南文化、了解广州历史的重要平台。
大钟楼(广州鲁迅纪念馆供图)
大钟楼西侧的中山图书馆典藏丰富,闻名海内,更是广州人的文脉书香之地……
明远楼、龙虎墙等遗址,与比邻而居的广东省博物馆(文明路馆区)、广州鲁迅纪念馆、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相映生辉。
中山图书馆(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摄)
漫步广东贡院周围的街巷,好彩头也藏在路名中,如“拾桂坊”等皆取科举考试高中“蟾宫折桂”之意,还有人民南路的“状元坊”,海珠中路的“擢甲里”“福地巷”等也因贡院而声名远播。
钩
沉
清末越来越多粤人改上新学堂
首批出国留学幼童从贡院起步
清朝一代,
广东贡院共举行109科乡试,
产生举人7000多名,
走出进士1071名,状元3人。
其中很多人成为影响时代发展的
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
到了清朝晚期,越来越多的广东人开始转向新学。
1872年初,清政府在广东贡院设立“留美幼童先修班”,幼童在贡院集中学习数月外语后,便漂洋过海,成为中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公派留学生。
广东贡院龙门明信片(广州鲁迅纪念馆藏)
此后三年里,清朝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留美幼童,其中广东籍83位。这些幼童中绝大多数都成为近代中国的脊梁人物,如中国“铁道之父”詹天佑,“中国机器采矿创始人”吴仰曾,清华大学创始人唐国安等。
与此同时,
一批新式学院也在广州兴起。
1887年,
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
在广州创办广雅书院(现广雅中学校址),
培养新型人才。
书院、私塾也纷纷变学堂,
培养一大批求真务实的新型人才。
(资料来源:刘丹著《广东贡院——考场与科举400年》)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