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就一直致力于与周边各国进行友好建交和贸易往来。如丝绸之路的建立、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都充分说明了我们喜欢和外国交流,友好合作。在古代,不仅有许多国家多次派使者前来进行文化交流,还有一些国家被我们的国力折服,希望成为附属国,以寻求庇护。
有这么一个国家,在遭到危险时,曾向唐高宗、唐太宗发出三次求助信号,但是他们都没有答应。此国就是萨珊王朝。曾经的萨珊王朝,也是赫赫有名,作为波斯第二个帝国的他们,在历史上存在了四百多年。这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十分强大,而文化艺术等成就也影响甚广,不仅在亚洲声名远扬,甚至连欧洲的艺术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当时在与其他国家的对战中,该国屡战屡胜,不断扩充自己的疆土、扩大势力范围。但正是因为接连不断的战争,使其后期发展逐渐走入了衰退。毕竟战争最耗费财力,连年征战导致国力衰退,各方面的发展都落后。
可以说,萨珊王朝是成也战争、败也战争。在统治时期,它先后完成了对阿富汗、亚美尼亚、也门、埃及等地区的战争入侵,人口和版图都领先世界各国。但是,当时该国与唐朝却一直保持频繁的外交关系,甚至在遇到困难时,还向唐朝呼救。可惜,都遭到了拒绝。
连续不断的战争劳动力减少,经济不理想,生产跟不上,后期的萨珊王朝不过是虚有其表,实则内里亏空。当阿拉伯人趁机入侵时,他们根本抵挡不住对方来势汹汹的攻击。当时的统治者亚兹德格尔德,曾向唐太宗求救,但是遭到了拒绝,因为路途太遥远了,远水解不了近渴。而多年后,萨珊王朝又再次被入侵,亚兹德格尔德的儿子卑路斯的求救也遭到了唐高宗的拒绝。
其实,并不是我们无请,而是两国距离过于遥远,一旦出兵救援,光是在奔赴的途中,就已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而到了那里,士兵们还要经历一番浴血奋战。如此行动,对于唐朝而言无异于损耗自身国力。虽然没有出兵救援,但再三思考下,唐高宗还是派遣使者为卑路斯设立了一个都督府,还封他为王。迫于唐朝当时的国力威压下,卑路斯得到了暂时的安全。
但是,阿拉伯人始终没有放弃攻打吞并的想法,卑路斯只好带人一路奔波,逃到了唐朝。面对他的到来,唐高宗没有赶走他,而是将他留了下来,给他官职;还划分区域,供他的族人们定居。后来,卑路斯直到离世,都没有离开过唐朝。
虽然,曾经的萨珊王朝早已不复存在,我们只能得以在史书中窥见这个国家曾经的辉煌。但是在我国洛阳、西安,仍留有一些卑路斯的遗迹,供世人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