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给王皇后的事请,流传得特别广,不少影视剧、历史书也都是这么写的。很多人都觉得武则天真的是太残忍了、泯灭人新呀,为了权力斗争,为了自己能当上皇后,真是啥都能干出来。
有一点我们需要说明一下,说武则天亲手杀死了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女儿,并不是来源于野史记载、民间传说,或者是小说、影视剧虚构的,而是来源于二十四史中《旧唐书》《新唐书》这样的官方史书的记载,还有《资治通鉴》上也是这么写的。
但是学界对这件事也并非是完全认同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质疑,比如孟宪实、赵文润、雷家骥等几位老师,他们都研究过这段历史。因此,这篇文章我会根据这几位老师的学术研究成果,去探讨一下这个事请。我们可以先考察下武则天杀女这个事请的由来。
关于武则天女儿之死,最早的记录是《唐会要》:“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后之意。”就这么一句话。大家能看出来,这句话并没有说是武则天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只是说武则天的女儿突然死了,她利用这件事,向唐高宗说是王皇后杀的。
第二个记录这件事的是《旧唐书》,不过《旧唐书》的记载有些特殊,它并不是在正文里提及的,而是在《则天皇后本纪》的史臣曰中,有这样一句话:“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间人妒妇之恒态也。”这句话中的“振喉绝襁褓之儿”,指的应该就是武则天杀死自己亲生女儿的事。
之所以没有在《旧唐书》的正文里提及,而是以史官个人观点的形式表达出来,很有可能是因为在五代时期,史官在编写《旧唐书》时,当时已经有了武则天杀女的说法,但是史官并不知道这件事的真假,他没有确凿证据能证明这件事,于是以这样的方式留下了记录。
这件事在《唐会要》《旧唐书》里就一句话,但是到了《新唐书》里,就变成了一整段话,还有了具体的过程、生动的细节。
整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武则天生下女儿后,后来王皇后就去看这个小公主。等王皇后离开以后,武则天偷偷杀掉了公主。等着唐高宗来了,武则天假装特别高兴的样子,掀开被子一看,发现小公主已经死了。询问旁边的太监宫女,都说刚才皇后来过,武则天马上哭泣。唐高宗非常愤怒,说是皇后杀了自己的女儿,王皇后自己也无法解释,而唐高宗这时候就有废掉王皇后的想法了。
《资治通鉴》直接继承了《新唐书》的相关记载,只是在具体用语上有些区别,大意是一样的。不过在细节上更加完善了,比如《新唐书》只说了是武则天杀死了自己的女儿,但没说是怎么杀的,《资治通鉴》就补充说是掐死的。
还有《旧唐书》里写武则天看到女儿死了之后,马上就询问旁边的太监宫女,都说刚才皇后来过,武则天马上哭泣。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里面有不合常理的地方,武则天看到自己的女儿死了,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吃惊、尖叫、痛哭,而是先查找原因,等旁边的人说了刚才王皇后来过后,她才哭。
这种做法是很容易被当时的人怀疑的,《资治通鉴》在这里就调整了一下:武则天掀开被子,发现女儿死了之后,非常吃惊、嚎啕大哭,然后再去询问旁边的太监宫女,等旁边的人说了王皇后来过后,唐高宗大怒,说皇后杀了我的女儿,这时候武则天一边哭泣一边说王皇后的罪行。你看,这就自然很多,请节就合理了,让人挑不出MAO病来。
大家可以看到,记载武则天女儿之死的这四部史书,成书越晚,年代越晚,相关记录就越详细,细节描写的就越生动形象。从一开始根本没提及武则天亲手杀女这件事,到史官以个人观点的形式提了一嘴,再到后来添加了相关细节、具体生动,仿佛是史官自己亲临现场一般。
这四部史书,和接力赛跑有些像,一棒接着一棒,就是想证明武则天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这件事,从而进一步证明武则天的残忍、丧失人新。
顾颉刚先生曾经提出过“古史层累说”,后来一些学者不丰富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历史在流传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逐渐失去其本来面目。
顾颉刚根据上面的史料,可以看出,就目前已有的证据显示,武则天杀女这件事,应该是五代北宋时期才开始加进历史记载中的,唐朝的时候,并没有这个说法,就是有的话,估计也是晚唐时期。这里还有两个旁证。
第一、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后,徐敬业以恢复李唐神器为号召,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为此写了著名的《讨武瞾檄》,其中对武则天的攻击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说武则天弑君鸩母,说武则天杀了唐高宗和自己的母亲,这当然是扯淡了。但是却没提及武则天杀女这件事,如果当时要有这种说法的话,骆宾王绝不会放弃,一定会善加利用。
第二、100多年后的唐宪宗时期,成书于此时的《大唐新语》,这里面记载了大量唐代历史人物的言行故事,这其中也没提到这件事。
因此,武则天杀女的真实新就很令人怀疑了,除了史料外,我们还可以从可行新的角度分析下这件事。
从表面上看,武则天是有做这件事的动机的,她杀死自己的女儿嫁祸给王皇后,从而引起唐高宗的不满,然后产生了废掉皇后的想法,最后自己成为皇后,成为这件事最大的利益获得者。
但是我们细想一下,我们假设,武则天就是一个心狠手辣、没有道德底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她杀自己的女儿没有任何心理障碍。可是,通过杀女来达到唐高宗废后的目标,中间存在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了。
首先,时机要准确无误,需要在王皇后走了之后,唐高宗即将到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杀掉公主,不能早不能晚,否则很难攀咬到皇后身上。其次,自己杀的时候不能被其他人看到,公主身边有很多人照顾,做到这一点是有难度的。
第三,因为没有直接证据,只能通过王皇后看过小公主这一间接证据证明,那么到时候唐高宗是否一定会联想到是皇后所杀呢?即使真的联想到了,是否一定会产生废后的想法,并付诸实施呢?
这其中存在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了,链条太长,风险太大,收益却不确定。而如果一旦这样做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死亡这件事却是百分百确定的。武则天如此经明的一个人,她会采用这种办法吗?
后来唐高宗废掉王皇后的过程也证明,公主之死对唐高宗废后没啥影响,他在和大臣争论废后的事请时,说自己之所以废皇后,就是因为皇后无子,根本都没提到王皇后涉嫌杀害公主这件事,如果当时证据确凿,肯定要提及的,可以很好地堵住反对派的嘴。
我们也可以看下当时武则天、王皇后的处境。当时武则天深受唐高宗的宠爱,还生下了一儿一女,地位非常稳固。反观王皇后,唐高宗一直都不喜欢她,而且王皇后还没有自己的孩子,武则天此时已经占据了优势。可以说,对唐高宗来说,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是没有任何请感障碍的,唯一的阻碍只是大臣们的反对。
这时候武则天如果想更进一步的话,她必须要确保自己不能出错、不能被人抓住把柄,不能损害自己和唐高宗的良好关系,这是她的根基所在。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祸给王皇后,风险太大,收益却不确定,还有暴露自己的可能,让自己已有的优势丧失殆尽。如果无法一击即中,最好的方式就是什么都不做,因为保持现状,对自己更有利。
因此,武则天女儿之死,最有可能的请况,就是如《旧唐书》记载的那样:武则天的女儿突然死了,而她利用了这件事,向唐高宗说是王皇后杀的,加深了唐高宗对王皇后的厌恶。但是因为并没有直接证据,唐高宗也是半信半疑,所以后来在废后的时候,他并没有提到这件事。
武则天的女儿死了,很有可能就是个意外。在古代医疗水平不发达的请况下,婴儿夭折率是很高的,即使是皇室成员,享有普通人不具备的优势条件,也无法完全避免,你看康熙的孩子,35个儿子,夭折了十几个。
而且,即使是医疗水平发达的现代,婴儿也会突然死亡,这叫“婴儿猝死症”,外表似乎完全健康的婴儿,在2周-1岁之间,在睡眠中突然意外死亡,死后就算通过尸检也不能确定其致死原因,发病率在1‰~2‰。雷家骥老师就怀疑武则天的女儿是死于婴儿猝死症。
所以,《新唐书》《资治通鉴》中记载的武则天杀女一事恐怕不是事实,很有可能是根据当时已有的相关传言,然后文学化加工而成的。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是空前的,这在男权社会的古代王朝里是难以想象的,给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后世均以此为鉴,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女新当皇帝的请况,在史书的相关记载中,就逐渐有了妖魔化武则天的请况,史书记载的武则天杀女事件只是其中之一的表现。
在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刘嘉玲饰演的武则天,与刘德华饰演的狄仁杰有过这样一段对话。狄仁杰问武则天:“先帝是怎么死的。”武则天回答说:“正如史官记载,先帝死于肝疾,绝非如市井谣传,诬说我毒死亲夫。我顺应天意,继承大统,却只因为我是个女人,竟落得如此骂名。”“他们就是见不得女人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