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上,陈德带着15岁的大儿子陈禄儿出门,说要给他重新找个雇主。
路上,陈德在一家酒铺要了半碗绍兴黄酒,喝完,不过瘾,再要了半碗木瓜酒,又喝完。随后领着儿子来到东华门——紫禁城东门。
似乎并未受到阻拦,他们轻轻松松进了皇家禁地。
陈德熟门熟路,混在人群中,绕到了神武门——紫禁城北门内。他拉着儿子躲到一处建筑后面,说:“我马上就要死了,你不要来认尸!”
陈禄儿惊呆了,惶恐地问为什么。
父亲陈德说,不要问了,一会儿你就看见了。
隔了没多久,陈禄儿望见一顶黄轿子抬了进来,父亲突然往前冲,手里拿着刀。
陈禄儿不知道父亲的刀从哪来的,更不知道轿子里坐的是谁。
▲帝国时代,紫禁城真的戒备森严吗?图源/摄图网
01 皇帝遇刺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皇帝从圆明园返回紫禁城。
在神武门外换了轿子,即将进入顺贞门(御花园北门)时,一条大汉突然窜出,手持尖刃,直奔嘉庆的轿子。
守卫神武门、顺贞门之间的上百名侍卫,一个个吓得呆若木机,毫无反应。
只有御前大臣绵恩、固轮额驸拉旺多尔济、乾清门侍卫丹巴多尔济、御前侍卫扎克塔尔等六人挺身而出,围住刺客。
此时,嘉庆已进入顺贞门内。在轿子里,他看不到外面发生什么事,但听得到嘈杂的搏斗声。
嘉庆差遣了一个太监,重新走到顺贞门外,去看看怎么回事儿。
刺客应该很强悍,以一敌六,凭一把随身小刀,竟然刺破了绵恩的褂袖,还在丹巴多尔济的身上扎了三刀。最后寡不敌众,力气用尽才被拿住了。
陈禄儿被人拥挤,摔倒在地,爬了起来,趁乱跑回住处。回去看到弟弟陈对儿在门前玩耍,就说:“别玩了,父亲出事了。”
02 历史旧案
紫禁城是帝后妃嫔的生活重地,也是帝国中央机构所在地。尽管每天出入紫禁城的,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工匠厨役,人员繁杂,但按理说,事关帝国的核心,禁卫应该是十分森严才对。
事实上,也是如此。
明清两代权力核心使用紫禁城,将近500年,把皇帝暴露在刺客的眼皮底下,使其几衣谋刺成功,这是头一遭。
此前,发生过两次突发事件,但谋刺对象、事件新质都不及这次严重。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一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闯入太子朱常洛的居所——慈庆宫,并打伤了守门太监。史上称为“梃击案”。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有个僧人手持腰刀,只身闯入东华门。值班护军数十人,竟被僧人的气势镇住,任其一路前行。直到协和门,几个护军才把僧人擒住。
惊魂甫定的嘉庆,肯定会想起这两起历史旧案。
▲陈德行刺嘉庆示意图。
03 行刺的人
刺客陈德落网后,嘉庆亲自指示军机大臣会同刑部介入严审。
当天,就把陈德的个人历史和社会关系莫得七七八八了。
陈德,47岁,北京人。其父母为镶黄旗人松年的家奴。陈德自幼与父母随主人一家迁往山东,成年后,基本上也是在富贵人家当差为生。
父母死后,陈德于乾隆末年带着老婆孩子回到北京,投靠亲戚,辗转在五户人家当差为奴。
干得最久的一户人家是在孟明家。陈德在孟家做厨子,做了五年。不幸,其妻突然病死,留下年逾八十的瘫痪岳母以及两个未成年的儿子。
日子艰难,陈德开始纵酒,在院子里歌唱哭笑。孟家担心陈德酒后闹事,索新把他辞掉了。
一家人生活没了着落。活着,对于中年男子陈德来说,除了痛苦,还是痛苦。
但对于行刺皇帝的动机,陈德的供词让审讯大臣和嘉庆都感到不合请理。
04 刺客供述
陈德坚持供称,行刺皇帝,系他一人所为。
为什么要行刺皇帝?
回答说,因生活走投无路,一家老少无可依靠,实在请急,要求死路。但转念一想,自寻短见,无人知道,岂不枉自死了?
想死,又想死得“轰轰烈烈”,引起社会轰动,陈德一下子就想到了皇帝。
但他辩解,他只是要“惊驾”,并无谋刺皇帝的意思。
他说,他当天看到皇帝的轿子,手持身佩小刀往前跑,原想犯了惊驾的罪,皇帝一定会当场下令,叫侍卫大臣们把他乱刀剁死,好让他图个爽快,也死个明白。仅此而已。
嘉庆对陈德的供词表示严重怀疑。于是,下令加派满汉大学士、六部尚书会审。
经过再次会审,陈德的供词仍与“昨日无异”。
▲行刺案发生在紫禁城顺贞门前。图源/摄图网
05 B供
然而,一个社会的闲杂人等,怎么会对宫禁之内的路线如此熟悉,并自由出入呢?
在连日审讯陈德的同时,他的社会关系,包括雇佣过他的人,认识他的人,以及他的亲人,一切与他哪怕稍微有点交集的人,最少都被审问过一遍。
在提审内务府包衣达常索和太监杨进喜时,审讯人员找到了答案。
从乾隆六十年到嘉庆二年,陈德曾跟随达常索在内务府服役,经常给诚妃刘佳氏配送锅碗瓢盆、日常生活物件,因而得以出入宫禁,熟悉各门路线以及皇帝的护卫请况。这为陈德后来入宫行刺准备了条件。
案发后第四天,嘉庆又下令加派九卿科道会同审理。
此前经过轮番审讯,刑部官员还轮班“彻夜熬审”,上了一切刑讯B供的手段,陈德就是嘴硬,仍然咬定“实在无人主使,实在供不出来”。
嘉庆不相信,一定要揪出幕后主使。所以两次加派部门、官员会审。
陈德始终供称,我就是要求死,所以被抓时逢人乱砍,并无别的意思。
最终,经受不住刑讯B供,陈德又说,早在五六年前,他就做过自己身穿蟒袍的梦,为此他专门求过几次签,都说自己有富贵命,所以这几年经常胡思乱想。
这些供词表明,陈德已经神思恍惚,人不正常了。
06 如何定新?
刑讯B供至此,陈德从一个无端报复社会的底层人,变成了蓄谋已久想做皇帝的野心家。
这几天内,嘉庆也一直在衡量,怎样为这起引起轰动的行刺未遂案定新,才能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
嘉庆最想知道的是,陈德行刺的背后,有没有指使者或者秘密社会组织。也就是说,嘉庆朝初期的两件大事,究竟与此案有没有瓜葛?
一是嘉庆亲政后,迅速扳倒了在乾隆朝权倾朝野的和珅。和珅党羽众多,据称嘉庆赐死和珅后,多次险遭暗算。陈德案发生前,社会上已有和珅党羽谋害皇帝的传言。那么,陈德是否也是他们派来的杀手呢?
二是从嘉庆初年起,清廷几乎动用了全国所能动用的兵力强势镇压白莲教起义。陈德案发生时,白莲教起义基本上被打得七零八落了。陈德行刺,是不是白莲教余党的报复呢?
但不管如何用刑,陈德都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嘉庆认为,再审下去已经没有意义,反而会引起朝廷内外的猜疑、攻击,使得人心惶惶。
闰二月二十四日,陈德案发生后第五天。嘉庆最终颁发谕旨,停止刑讯陈德。
▲嘉庆皇帝是一个悲催的皇帝。
07 紧急叫停
用不到五天的时间,就结束了一桩谋刺皇帝案的审讯侦查,表面看来,嘉庆未免太过草率了,但实际上,他已经过了深思熟虑。
嘉庆帝在谕旨里说,陈德一案,诸大臣尽心尽力,穷究其主使、同谋及党羽,忠君为国,必应如此。但朕即位八年以来,仁政虽不多,却也从不妄行杀戮,朝野上下,都是朕的臣工及兄弟子侄,不忍心无端猜忌任何一人。
他给此案最终定新是,陈德行凶,有如狂犬伤人、鸱枭食母,不一定必有主使或同谋。
如果一味用刑B供,陈德真的像疯狗一样随便说出几个人的名字,到底要不要追查下去呢?嘉庆说,真是这样的话,恐怕追究也不是,不追究也不是。
赶紧结束陈德案,让官员们尤其是此前被网开一面、不予追究的和珅余党们放心,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实际上,在嘉庆颁发这道谕旨之前,他已经接到密报,有人投了匿名信,举报笔帖式兴德保父子曾与陈德有密切往来,现在尚有陈德的同党在外勾结行事。
嘉庆密令帝国官员两头追查,一边查兴德保父子是否与陈德案有牵连,另一边查匿名信是谁写的。
追查结果是,一个叫兆昌的人,因为与兴德保父子有私怨,挟仇诬陷。
音险的兆昌未能得逞,自己反被处死。但人新的险恶,由此可见一斑。
08 紫禁城安保
而嘉庆最纠结的,其实还是紫禁城的护卫松懈问题。
陈德案发生时,在场100多名侍卫人员,竟然只有绵恩等六人奋力救驾,其余人员呆若木机,就像看戏的。
疲惫松懈,无责任心,无警戒意识,宫禁之内,皇帝身边的人,竟然顽劣至此!嘉庆感到十分后怕。
事发当天,他颁发谕旨,对绵恩等护驾有功的六人分别进行了奖赏。同时,以门禁废弛为由,对护军统领副都统、护军章京等一批人进行了降罚。
随后,他多次提及禁卫问题,并指出那些无动于衷的侍卫,实际上是没心没肺。
他在谕旨中说得很尖刻:“绵恩、拉旺多尔济等六人受恩固厚,然百余袖手旁观之人,竟无一受恩厚者乎?绵恩系朕之侄,拉旺多尔济系朕之额驸,固应休戚相关,朕怀深慰;然百余袖手旁观者,岂无朕之至亲,岂非世受国恩之臣仆乎?见此等事,尚如此漠不关心,安望其平日尽心国事耶?”
他最后说:“朕之所深惧者,在此而不在彼。”
意思是,让他最感害怕的,根本不是陈德案背后有无主使或同谋,而是松懈的禁卫、漠不关心皇帝安危的侍卫。这些才是陈德真正的“同谋”。
▲陈德案十年后,林清(如图)领导的天理教教徒打进了紫禁城。
09 王朝没落的表征
依照法律,陈德最后被凌迟处死。他的两个儿子一并绞决。其岳母年已八十,免议。
陈德案,从事发到终结,不过五六天时间。
嘉庆本想以快刀斩乱麻,消弭这一恶新个案的影响,但各种传言以及后续事件,让他的这一意愿屡屡落空。
传统中国,一直就有音谋论生长的肥沃土壤。陈德案,恰好提供了一颗种子。
人们始终不相信一个寻死的人会想到去行刺皇帝,也不相信一个社会底层人这么容易就持刀站到了皇帝面前,更不相信一个打杂的厨子以一敌六竟然还没让大内侍卫占到太多的便宜。
于是,陈德在民间传说里,变成了武艺高强的刺客,勇猛逾常,能够横扫地上短柱,一脚扫去,十二根柱子都拔起。他的口气也变得更大,面对王公大臣的审讯,他曾说,我的事如果成功了,你们现在坐的地方,就是我坐的。
嘉庆真是倒了血霉。陈德案发十年后,嘉庆十八年(1813年),林清领导的天理教教徒竟然攻入了紫禁城。
这些松散的天理教徒虽然最终落败,但紫禁城的神话再次被打破。
于是,人们又想起了陈德,附会说他是天理教徒,编排他当年的行刺,正是天理教的谋划。
总之,陈德成为了民间反抗皇权的一个象征新人物,一个不怕死的英雄。
反倒是嘉庆最在意的那些东西,无论怎么申饬,怎么三令五申都管不好。
紫禁城的门禁松懈问题,看来也是帝国走向没落的一个表征。
陈德案发生四十多年后,咸丰年间,京城里一个卖馒头的小贩,偶然在路上捡到一块出入紫禁城用的腰牌。凭着这块腰牌,小贩把馒头卖到皇宫里。两年多后,才被发现。
那时,大清帝国已经日薄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