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遗事校注》,程毅中校注,中华书局2022年3月版。
内容简介
《宣和遗事》是一部长篇讲史小说,相对于短篇的小说家话本,它是广义的小说。书中引用了许多宋金对抗时期的史书资料和诗词,基本上用了编年体,它辑录的许多史料,往往照抄原文。故而《宣和遗事》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现在以黄丕烈刻《士礼居丛书》为底本,以元刻本、明金陵王洛川刻本、清修绠山房刻本通校,以《皇朝编年纲目备要》为主要的他校本,旁证其他史籍,加以偏重史源考证的注释,整理出版,以飨读者。
士礼居藏本《新刊宣和遗事》
目 录
校注者按:
黄本及元本目录如此,但正文并无相应标题,今择要补标于版心书口。
前集(王本无目录,修绠本作“新编宣和遗事卷一目录”)
历代(元本缺)君王荒Y之失
唐明宗祝天(修绠本有早字)生圣人
赵太祖生洛阳夹马营
太祖陈桥驿为军民推戴
柴世宗让位太祖
太宗问定都于陈希夷
康节天津桥闻杜鹃声
神宗用王安石为相
王安石行青苗钱法
范镇韩琦奏青苗钱扰民
贬王安石安庆府
安石男王雱病疽死
王安石见男雱担铁枷
安石舍宅为寺求福荐男雱
安石引蔡京入朝任事
章惇(黄本、修绠本缺笔,下同。元本似经描改,正文均缺笔)再行新法
徽宗即位
章惇荐蔡京为翰林学士
丰稷等奏京不可用
龚夬奏蔡京蔡卞同恶相济
陈瓘奏贬章惇雷州居住
童贯往抚州监造作局
杨戬因童贯得用
除蔡京为丞相
蔡京偿巨商债
营造宫殿大兴工役
诬元佑诸贤为党禁
封安石为荆公
加封安石为舒王
立元佑党碑于端门
石匠安民不肯镌名于碑
蔡京立茶法榷茶更立盐法
章绎(原作观,元本作泽,据正文改)论盐钞苦民被贬
蔡京令天下寺观祝圣寿
命童贯安抚熙河
彗出西方下诏求言
刘逵乞碎元佑党碑
解州盐池蛟祟
命张继先除蛟害
二神起居圣驾
褒封继先为真人
黄河清庐州雨豆
蔡京贺瑞即(修绠本无即字)除太师
复赐蔡京玉带
康王生上梦钱镠挽御衣
河南淮北旱命道士王文卿祈雨
张商英论蔡京专恣朝政
蔡京降授太保
除张商英为右丞相
张阁知杭州兼花石纲事
朱勔因花石纲得幸
诏毁京师Y祠
蔡京复太师赐第京师(修绠本作“蔡京赐第京师复太师职”)
诏蔡京入内苑赐宴
蔡京进封鲁国公
诏安石配享夫子庙
赐方士徐知常号冲虚真人
郊祭以道士执仪卫前导
置道阶品秩修绠本无此目
林灵素以梦感徽宗得幸(修绠本无此目)
徽宗梦游神霄宫
自称为道君皇帝
女真陷辽
诏林灵素修道书
灵素入冥见明达后
天神降坤宁殿
道士刘混康奏增万岁艮岳
金芝产万岁峯
徐知常报三章获罪上帝
知常逃归闽累诏不赴
知常引狱吏游月宫
蔡京子蔡攸尚康福公主
童贯进太保
大内火是夕徽宗私宿于外
御宝箓宫度箓设千道会
吕洞宾题诗赴会
女真阿骨打称帝
宣和殿地陷
景灵庙神像有泪
神宗便殿砖出血
诏改佛为大觉金仙
金使来议攻辽
开封茶肆龙现为军所杀
东北现黑白二炁有拆裂声
水破汴堤命唐恪治水
宴蔡京父子于保和殿
蔡京请见安妃
八(修绠本作入)阁皆琉璃之瑞(修绠本有器字)
上幸蔡京第观金芝
蔡京进鸣銮记
蔡京劝道君以太平为娱
道君易服私行都市
李邦彦为浪子宰相
邓肃进十诗讥切朝政
金国遣使誓为兄弟国(此下修绠本分为卷二)
议灭辽以燕南归宋
加梁师成太尉王黼太宰
方腊叛于睦州
差童贯收方腊
辛嗣宗杨惟忠生擒方腊
洛阳京畿黑眚出掠食小儿
童贯进太师谭稹加节度使
梁师成加开府仪同三司
命童贯蔡攸帅师巡边
杨志等押花石网违限配卫州
孙立等夺杨志往太行山落草
宋江因杀阎婆惜往寻晁盖
宋江得天书三十六将名
宋江三十六将共反(修绠本无此目)
张叔夜招宋江三十六将降(修绠本作降将)
太史奏MAO头星现主兵戈
蔡京奏赦天下弭星变
张商英奏君臣失德
徽宗入内有忧SE
高俅杨戬劝上休听臣谏
徽宗问民间音乐
徽宗易服出后载门游金环巷
往周秀家茶肆见李师师
徽宗宿李师师家
留龙凤鲛(原作交,今改)绡直系
贾奕见御衣闷倒
高俅复随徽宗幸(修绠本有李字师师家)
高俅押贾奕下大理寺
李妈妈救贾奕得免
宋邦杰因贾奕事曹辅入谏(修绠本作宋邦杰因曹辅入见贾奕事)
曹辅罢职编管郴(元本作外)州
张天觉谏主上私行
徽宗使杨戬慰李(元本缺)师师
杨戬得贾奕小简
徽宗遣中使捉贾奕赐死
张天觉救贾奕死
贬贾奕为琼州司户
宣李师师入朝赐冠帔
张天觉乞归田里
张天觉逃去不知所在
册李师师为明妃
童贯蔡攸交割燕城
吴乞买立为金国皇帝
童贯伐燕败走平州
徽宗与(修绠本有林字)灵素游月宫见二人奕
徽宗改除魔髡
五台僧拒水汴河水涨
诏有术(元本有墨丁)人退水
有僧应诏退水遗下二诗
林灵素乞归温州修炼
灵素死葬之异
十二月预赏元宵
童行指斥至尊(修绠本连下条加因罢灯夕之乐六字)
罢灯夕之乐
后集(修绠本作新编宣和遗事卷三)
卖菜男子生孕
宋氏子妻生髭须
金人灭辽
卖菜夫入宣德门传二帝旨
万岁山羣狐对饮
狐升御榻(修绠本作殿)诏毁狐王庙
金兵(修绠本有分字)两道入寇
童贯逃归(修绠本有京师二字)
斡离不陷燕山府等州
罢花石纲下诏求直言
徽宗退居龙德宫
钦宗即皇帝位
斡离不犯庆元府
太史奏帝星复明
太学生陈东上书乞诛六贼
李师师流落荆楚
靖康改元
勾芒神面有泪痕
土牛夜为神物所碎
金兵次河北
梁方平溃师
金兵取小船渡河
窜王黼编置永州
王黼至雍丘县伏诛
朱勔李彦赐死
上皇如南京
斡离不夺天驷马二万疋
金兵攻京城
李纲帅师拒守
郑望之使虏求和
康王使虏营为质
太子遣康王归易肃王为质
种师道姚平仲等勤王
王孝迪根括金银
梁师成伏诛八角店
姚平仲道蜀
金兵退师
种师道乞兵邀击虏归路
李纲乞遣兵护送(修绠本有虏师二字)
李邦彦力沮邀击之议
蔡京死于潭州
蔡攸蔡绦童贯等各伏诛
李纲迎上皇于南京
赵良嗣伏诛
种师道死于虏
韩世忠平李福之叛
斡离不犯京师
粘罕屯青城京师失守
郭京称神兵失利
钦宗悔不用种师道之言
金兵入城取书籍户口(修绠本移户口二字在卤簿下,无书籍二字法)物卤簿乐器等
粘罕刷京城女子(修绠本有一字)千五百人
金人请车驾出城
郎游丽迫钦宗出城
钦宗来金兵营
粘罕以(修绠本有金主二字)诏书示钦宗
钦宗还(修绠本作回)宫见上皇对泣
粘罕遣人促二帝赴军前
钦宗再诣粘罕军前
范琼B徽宗出宫监(元本有缺字)军前
后妃诸王皆北行
粘罕易帝后衣
李若水死虏营
二帝北狩路傍百姓上羹饭
泽利杀骨鲁(正文作碌)都
二帝至安县知县持羊酒见泽利
泽利令朱后作歌劝酒
肃王女为番官妻见太后
二帝往见海滨王延禧言为百B珠事未了
二帝至燕京见金国主
封上皇为天水郡王(修绠本作主,连下条为一目)
钦宗为天水郡公
差人护送帝后赴元帅府
朱后死于元帅府
二帝郑后押往安肃军听候
阿计替护送二帝
契丹知军衣劫二帝南归
金国知军杀契丹知军
二帝再往云州听候
西夏反言康王已做官家
盖天大王妻韦氏出见二帝
金主生日赐酒食
兀西哺同知监二帝供状
押二帝往西污(修绠本作沔)州
周軡(原作車+合)辖男报二帝金国下江南失利
二帝知韩世忠刘光世岳飞等恢复中原
阿计替令二帝色雁卜
金国移二帝入五国(原作登,元本、修绠本同,据正文改)城
郑后死于路傍林下(此下修绠本分为卷四)
上皇哭郑后失明
二帝梦北方天王告南朝中兴
金国主立赵后来问宗派
敕朱郑后同葬五国(原作登,元本、修绠本同,据正文改)城
二帝遇瓜欧妻赵氏相顾
阿计替以不灵木饮上皇
金主归天太子完颜亶即位
又移二帝均州住坐(修绠本作居住)
李牧将军石像起立
妖神俯伏拜二帝
上皇死(修绠本作崩)于均州投尸石坑中
钦宗移源昌县听候
源昌县同知劳钦宗
石神梦感路傍居民献帝酒
石刻胡僧献茶
钦宗见雷霹章惇(元本缺笔)后身
古寺泥僧言上皇前身是玉堂天子钦宗是天罗王
钦宗到燕京见粘罕
钦宗同延禧往鸿翼(修绠本无翼字)府听候
金主Y亲女
岐王杀金主亶即位
岐王移钦宗入左廨院拘囚
亮举兵南伐
亮Y妹杀母及平王孚
亮遗书与秦桧
秦桧报完颜亮韩世忠已死
命钦宗延禧骑马习击掬
延禧钦宗坠马为马蹂死
金兵初追康王
康王憩于崔府君庙
泥马载康王日行七百里
康王遇李若水母赠路费
康王至黄河河水坚合
康王至济州
官军及羣盗归者八万人
元佑皇后降手诏迎康王
曹勋蜡书传上皇九字即真
康王即位南京
宗泽上表请还京
粘罕畏宗泽遁去
宗泽二十余表请还京为汪黄所阻
宗泽忧愤发疽死
汪黄劝康王避狄东南(修绠本作南下)
高宗幸淮虏陷徐州
驾幸杭州改杭州为临安府
杜充叛降金国
张俊明州大捷
陈思恭舟师几获兀朮
韩世忠败兀朮于镇江府
牛皋荆门大捷
岳飞邀击兀朮大捷
十三处战功
秦桧归自虏
秦桧倡和议
秦桧定都临安
附録一新刊宣和遗事跋 黄丕烈
附録二重刊宋本宣和遗事跋 黄丕烈
附録三新刊大宋宣和遗事跋 盛昱
清吴郡修绠山房刊本《宣和遗事》
凡 例
一、本书以清黄丕烈刻《士礼居丛书》本为底本(简称黄本),以元刻本《新刊宣和遗事》(简称元本)、明王洛川刻本《新刊大宋宣和遗事》(简称王本)、清修绠山房刻本《新编宣和遗事》(尾题作《新镌平话宣和遗事》,简称修绠本)为校本。参校以明刻《古本宣和遗事》(简称明本)。
二、本书以陈均《皇宋编年纲目备要》、佚名《南渡录(含《南烬纪闻》)》、《窃愤录》、《窃愤续录》、吕中《类编皇朝中兴大事记讲义》为主要他校本。参校以题李焘撰《续宋编年资治通鉴》、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元TUOTUO《宋史》等书,版本见书后引用书目。本书注释由陆续积累,所用书籍多为手头易得者,或已有新整理本,但无力重新覆查,或有疏失,希读者随时指正。
《宋本皇朝编年纲目备要》
三、本书改字均出校勘记,两通的异文择要出校。
四、本书注释以史实考源为重点,训诂则择要举书证示例,旨在显示时代特征,参见拙著《宋元小说家话本集》常用词语注释。
五、注释与校勘合一,注码放在正文标点之前。
六、校注文字,一般加破折号标示,以免与冒号混淆。标举原文,酌请摘引文字,力求以简明为度。
七、本书引用《皇朝编年纲目备要》(简称《备要》)极多,“纲”“目”连缀,目文往往不注出处。引文间有删节,不加省略号。为减少层次,省去第一套引号。注释新的文字则加“按”字标明。
《宋元小说家话本集》
八、引书一般注明卷数,以便覆核,但连续引同书则省略卷数。
九、底本所用异体字,往往有特定时代特征,酌请保留一部分,未作统改。必要时稍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