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末开始,我国军制实际上就开始转变为雇佣兵制度。湘军作战勇猛,打败太平天国威势的一大原因就是厚饷。要想马儿跑得快,就得多多喂草料。
湘军实行兵饷自筹。兵饷供应是兵权的标志,军队由谁发饷,谁就实际掌握了军权。正是这种指导,到清末开始出现军阀式军队。
到了清末组建北洋军,军饷更是达到了一个顶峰。1名普通步兵一个月也有4.5两白银,1个排长有25两白银,折合34块大洋。1个营长工资高达20两白银,每一个月还有140两白银办公费。如果折合现在的购买力,一个营长一年可以花销的钱大约有几十万元。
民初叱咤风云的冯玉祥,常与部属畅谈少年从军的志向。他当兵不是为了报国,而是想挣上“两斤银子”。2斤白银就可以在顺天府乡下买一亩田。而当时河北农民全家一年也就能挣到11两白银。
到了国民党军队时期,军饷就开始五花八门了,可以说是工资高的可以买洋房,工资低的都吃不饱饭。30年代初期,国民党军队1个军长月薪320块大洋,师长月薪160块大洋,团长月薪120块大洋,营长月薪100块大洋,连长月薪50块大洋。
到了抗战时期开始发国难饷,同时发工资的法币开始大幅度贬值,工资水平就开始一落千丈了。而且,还经常拖欠军饷,拖欠之后基本都是欠30万50万的,一次说定发个10万8万就算结账,很多时候一些杂牌师1年就只能发几个月工资。
还有不发工资的部队,比如马鸿逵等部队基本不发军饷,最多每人每月发3-5块钱维持费和伙食费,而且,还要自己自备抢支马匹,其他的都要靠士兵们自己去抢掠。
但是真正吓人的,还是法币的快速贬值。从抗战初期1个二等兵月薪7块法币,到后来增长到月薪800法币。看起来是工资涨了100多倍,但是物价上涨更快啊!理发一次200元,猪肉要几百块一斤。
在1944年,美国军医发现,因为物价上涨,在内地的国民党军队伙食,已经从三餐改为两餐,三菜一汤并为一钵大锅菜,最后只是一钵不见油花的菜叶盐水汤。到了1947年,法币就基本变成废纸了,1个连的生活费3.28万元,就能买3.4斤豆油。
但是,这也只是师以下中下级军官和士兵生活困难。中高级军官来钱的路子,还是非常多的。第一就是吃空饷,就连五大主力经锐部队也一样吃空饷。新一军三十师师部参谋洪淦棠日记说:在1946年,一个人事科,竟吃空饷二百名。士兵可以数月不发饷。几位部队长,走运私盐,他们都肠肥脑满,腰缠数十万,大可面团团作富家翁。
1941年,参军还是参加了第14师这样经锐部队的黄仁宇写的当时的军队虚报人数吃空饷,战斗力折上再折;士兵私自把机抢卖土匪值7000大洋,所以机抢晚上全部上锁;农村遍地祠堂“偶像”神道碑,基本就是处于明清社会。
国民党军队经常新地保持80至100个以上的军级单位,其实真正还能打的就是10多个军。这就是有靠山的将领,可以获得大量资源,发军饷,发食品,配发各种武器,就可以培养出少数经锐部队。没有靠山的将领甚至就让士兵吃饱饭都不可能做到。
当时的兵役部部长鹿钟麟曾感慨:“士兵生活太苦,是大家都视入营当兵为进监牢,甚至简直就等于判死刑。”
但是却并不妨碍,汤恩伯等高级将领走私发大财。在1944年陈诚在报告当中说:河南的国民党军队是高级将领,每假抢购物资之名,遂行公开走私之实;经商:或与商人合股,或直接派员经营,或以公家运输工具,包运私货:吃空。将领们DU博每一输赢,动辄数万数十万元;而且,盗卖公物:公家物品,如汽油骡马,以及武器弹要米面等等,任意盗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