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后期,鲁国的实权被“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卿大夫控制。鲁国国君被“三桓”架空标志着鲁国的“礼崩乐坏”达到了顶峰,而孔子与“三桓”更是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有意思的是,“三桓”的首席却是名义排行最后的“季孙氏(简称为“季氏”)”。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史书记载,鲁桓公(春秋时期的鲁国第二代国君,后来被“齐国骨科”害死)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嫡长子同、庶长子庆父、三子叔牙、四子季友。鲁桓公在齐国暴死后,长子同继承鲁国君位,是为鲁庄公。然而庆父对自己没能继承君位一直耿耿于怀,想夺取国君之位。
连齐国大夫都很了解庆父的野心,留下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典故。鲁庄公活着的时候,庆父就联合叔牙B鲁庄公传位给自己。不过季友是支持鲁庄公的,帮助鲁庄公下定决心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般。季友还在鲁庄公去世前夕毒死了叔牙,铲除了庆父最重要的支持者。
周惠王十五年(前662年),庆父在鲁庄公去世后暗杀了般,拥立鲁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启继位,是为鲁闵公。周惠王十七年(前660年),庆父杀死了鲁闵公,准备自立为鲁国国君。但季友保护鲁庄公的儿子申逃到了邾国,然后号召鲁国国人并联合其他诸侯一起讨伐庆父。
众叛亲离的庆父只得逃往莒国,申回国继位,是为鲁僖公。鲁僖公随后要求莒国交出庆父,庆父在回国的路上自杀,持续数年的“庆父之乱”结束。因为季友在平定“庆父之乱”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新的作用,所以鲁僖公封季友为执政上卿,还明确规定季友的子孙可以世袭上卿。
季友觉得两个哥哥(庆父和叔牙)都是自己害死的,虽然自己是大义灭亲,但还是心中有愧。于是季友请求鲁僖公将庆父的儿子公孙敖和叔牙的儿子公孙兹都封为大夫,以补偿自己的两个哥哥。鲁僖公此时对季友已经是言听计从了,自然将公孙敖和公孙兹都封为卿大夫。
按照周朝的礼法制度,公族(小宗)被封为卿大夫后要有一个新的氏,以便于国君(大宗)区分。于是庆父、叔牙、季友的后代家族分别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因为庆父、叔牙、季友都是鲁桓公之子,所以庆父、叔牙、季友这三个卿大夫家族被鲁国人称为“三桓”。
季孙氏世袭鲁国的执政上卿,孟孙氏和叔孙氏也是靠季友才成为卿大夫的。因此季孙氏在“三桓”中实力最强、地位最高,孟孙氏和叔孙氏都依附于季孙氏,控制鲁国实权的家族也是季孙氏。正因如此,名义排行最后的“季氏”却是“三桓”的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