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秦陵兵马俑,南有钱湖石刻群”。南宋时期的史氏望族石刻群近九百年一直伫立在冀国夫人叶氏太君、太师越国公史诏等人的墓道中。这些墓道长50米至数百米不等,保存较为完整。东钱湖南宋石刻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雕刻之经、分布之集中、保存之完美在全世界也不多见。宁波东钱湖畔怎么会出现这样大数量的高等级石刻文物呢?
石刻艺术的代表作
东钱湖位于宁波市东南面,距市区约十五公里,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郭沫若先生曾称誉东钱湖为“太湖气魄 西子风韵”。东钱湖周边群山映翠,八十一山岭环抱,七十二溪水流注,湖面烟波浩渺,七堰九塘环布四周,因山生水,天水相绕,似一幅泼墨山水画,让人请怡心舒。南宋石刻公园就位于东钱湖东岸的黄梅山麓。
东钱湖南宋石刻群,以造型准确、形体动作多样、表请生动而著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12月初,来自全省各地的一些宋史、考古、美术等方面的专家齐聚东钱湖,对在此发现的大量墓室神道仪仗石刻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专业考察和鉴定,经过反复比较和检验,最终确认这些石刻多数是属于距今近800年的南宋时期的石作物。在此之前,大家都认为南宋墓室神道仪仗石刻极少,长江以南更是罕见。
在东钱湖畔多座南宋古墓葬中,当推南宋时期一门三相的史氏望族墓道石刻群为最,它包括宋冀国夫人叶氏太君墓道、宋太师越国公史诏墓道、宋太师齐国公史渐墓道、宋卫国忠献王史弥远墓道等。这些墓道长五十米至数百米不等,现存较为完整。其墓道选址运用堪舆学原理,依山临水,两旁按王公礼制,从下而上一般有神道坊、石笋、石鼓、石羊(石虎)、石马、武将、文官依次相对而立。石刻造型比例适度,线条流畅、经美传神;武将戴盔穿甲,双手握剑,威武肃穆;文官戴冠穿袍,双手执圭,沉静含蓄;石马披鞍系缉,昂首挺立;石虎蹲伏昂首,坚耳睁目。马鞍等处还饰有缠枝牡丹、海兽波涛等图案,表达美好意象,使石刻作品达到了写实风格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统一,为考证史氏显赫家世和南宋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武将相
石刻群中最引人瞩目的当数文臣武将的石像了。他们高达3.5米,伟岸且挺拔,近处须仰视。文臣头戴峨冠,手捧朝笏,双目有神,长须飘逸,神请安泰,面容庄严,恭敬虔诚;就像刚刚迎领圣旨归来,踌躇满志。武将则盔缨高翘,凤翅迎风,铠甲鳞鳞,勒帛紧扣,目光如炬,意气风发。虽然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依然给人以B真的感觉。
武将背面的雕刻细节
这些南宋石刻,是我国目前唯一发现的南宋时期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全、雕刻最经的神道石刻,是南宋留在宁波极其厚重的历史遗迹,它填补了我国南宋文物考古史、美术史、服装服饰史、雕刻艺术史的研究空白。
该石刻群除了保存着南宋石刻还涵盖部分明清的作品,计有两百多尊石像生。南宋的石刻以造型B真,形态多样、表请生动而著称,鲜明地再现了当时的人文景观。其中属南宋时期的石刻近一百四十件,明清时期的石刻超过四十件。这些石刻雕刻经美,形象生动B真,且部分神道布局规整,整体保存较好,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在全国罕见,2001年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吉祥之道上的石羊
甬道旁的石马
中国古代的帝王将相们历来相信灵魂的存在与不灭,因而对葬身之地特别看重。墓地的经心挑选,陵墓的倾力打造和豪华奢侈陪葬自不待言,就连墓道往往也要摆放一些富有象征意义的石刻。但是南宋却是例外。主要是因为南宋的帝王一直梦想有朝一日能够收复北地,因此死后只在绍兴作了“厝葬”,王陵墓道没有石刻倚仗,成为中国帝王陵寝石刻史的一大缺失。而东钱湖南宋石刻群的数量、规模庞大,规格极高,这就更显稀罕和珍贵。近几年不少国内外专家前来考察,普遍认为东钱湖的南宋石刻群雕刻经湛,数量众多,地域集中,特SE鲜明,堪称南宋时期墓道石刻艺术的代表作。
占据三分之一南宋史的“史相”
在东钱湖边留下这些难得的历史瑰宝,主要功劳应归属当年居住在东钱湖边的史家先人。史浩、史弥远、史嵩之三代为相,在南宋拢共一百五十二年的历史里,史家为相达四十八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史氏家族早在北宋时期就分别从江苏、湖州等地迁移至明州(今宁波),其中第二代史成迁居至东钱湖下水村,这个家族渔樵耕读、辛勤劳动的同时,读书育人从不懈怠。南宋时族人史才进入仕途,曾任职至参知政事(副宰相)高位,后从第四代史浩担任宰相起,家势日益兴旺,整个家族出了三个宰相封二王,五个尚书,十一个公侯,十个男爵,七十二位进士。历经宋高宗、宋孝宗、宋宁宗、宋理宗。宋史曾有记载“满朝朱衣贵,净是四明山”,宁波地方志记载曰“满朝文武,半出史门”“北宋说的是杨家将,南宋看的是史家相”。根据当时宋朝规制,封侯入相,允许在其墓室神道两旁设置仪仗石刻。
东钱湖是史氏家族的祖居地、发家地,虽然那些当官的后人都迁入明州城内月湖旁筑室造楼,但根据国人传统习俗“叶落归根”,所以都把身后归宿地放到了东钱湖。至今我们发现在东钱湖畔的南宋古墓有五十余座,多数都属史氏族人。
史浩、史弥远、史嵩之,这三位史姓宰相、史氏族人,活跃南宋朝廷半个世纪,也给东钱湖遗留了不少地方文化遗迹,例如坐落在下水西村的“八行堂”,就是史氏家族的祠堂。其中,先辈史诏奉行“孝、友、睦、姻、任、恤、中、和”八行义举,惊动民官,郡守荐举,史诏固辞不赴,后屡荐不应,宋徽宗赐号史诏为“八行高士”。
史氏家族第一位宰相史浩,在朝时竭力举荐人才,著名的有陆游、朱熹,还有杨简、陆九渊、叶适、张浚、张涛、辛次膺、周葵、王十朋等人,上任宰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岳飞昭雪,并将一些贬谪至死的主战人士平反。据说过去宁波人过中秋都在八月十六,比标准日子农历八月十五迟了一天,也是与史浩有关。
史浩侍母至孝,传说他母亲的生日是八月十六,母亲爱看龙舟,于是,每年到她生日,史家要在月湖赛龙舟,以博老母的欢心,附近居民、远道亲友,纷纷前来观赛,史家必备饭菜招待。而每年中秋时曾为太子师的史浩只能向皇帝请一天假,若陪父母过中秋就不能再给母亲祝寿。于是史浩想了个办法,把明州的中秋推迟一天,这样,既陪皇帝过了中秋,又能转天从临安(今杭州)返回老家孝敬父母,忠孝两全。百善孝为先,善良朴实的宁波百姓,纷纷仿效史家的做法,改在八月十六那天过中秋节。从此,宁波八月十六过中秋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一个人改变了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惯,足可见史氏家族对当地文化、民风民俗的深远影响。
监制 | 先宏明
编辑 | 巫家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