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娱乐 > 历史 >
统治阶级如何维持统治基础-从周朝到三国时期。
更新时间:2022-06-29

统治阶级要维持自己的统治,让广大人民接受自己的统治,那就需要有一番建设和模式。接下来来简单地介绍一下。本文大约6000字,阅读时间5-10分钟。

商朝太遥远了,留下的文字信息也不多,我们这里从周朝开始讲。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的决胜战--牧野之战后,周武王创立了周朝。

牧野之战,图自网络,致谢

周朝是个奴隶制王国,在这个朝代不需要很复杂的朝政治理。王族、功臣和贵族直接统治奴隶就行了。而奴隶也没什么文化,老老实实的接受统治。周朝立国初期,人口大约在500万-600万左右。这样的人口对于中华大地来说,实在是太少了。于是周武王采用分封土地给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封建一词的由来便是分封(土地)建国(统治)。

周王室占据了黄河上游最富饶的土地--镐京一带,直接控制人口在80万左右。剩下的土地,在《荀子·儒效》记载:“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71个诸侯国中有大有小,每个诸侯国也就几万的人口。我们熟知的比较有名的诸侯国就包括秦、楚、齐、燕、鲁等等。这些诸侯国在历史进程中慢慢地相互兼并。

周朝维持了790年,实在是太长了。于是就分成了西周和东周。西周国都在镐京(今西安一带),东周国都在洛阳。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历史上西汉、东汉也是这么分的)。西周之所以灭都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在西周灭亡的时候,周朝的人口大约发展到了2000万,相比较周朝初期,人口翻了3倍多。但是从西周初期的周王室一家独大,各个诸侯国已经发展到了和周王室不相上下的实力。西周末期周王室控制人口大约120万,而个别诸侯国的人口也达到了百万级别。周王室的统治力相对下降了,但是天下的诸侯国仍然视周天子为天下共主,重大事项(比如旧君主过世,新君主上任)仍然要向周天子请示,获批。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致谢

东周的时间仍然很长,史学家又把东周分成了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各种学说、学派等发展,促成了大众人民的知识发展。这段时间各个诸侯国之间相互竞争,吞并弱小国家,最终形成了几个最大的诸侯国。大家明面上打架,下来还是要尊奉周天子。直到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公元前453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此后晋国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图自网络,致谢

这件事可不得了,周朝维持了几百年,从周王室到诸侯国,都是王室一代代相传、统治国家。但是到了这里,原本的国家大臣,直接把晋国给瓜分了。也就是说,原来的统治基础:周天子的敕封不管用了,谁实力强就听谁的。

接来下的故事就比较简单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被分成了3家。战国七雄开始纷争,谁都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最终秦国一统天下。于是摆在秦始皇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维持他的统治,如何避免不会有王公大臣造反取代他。

秦始皇首先否定的便是周朝的分封制。一个个诸侯国实力发展大了,最终都是想一统天下。于是秦始皇建立了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管理行政制度。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是中国由贵族封建制度走向封建专制制度的标志。

郡县行政制度也摧毁了原来六国的各种贵族阶级,原来的贵族阶级统治下的奴隶,也稍微翻身了一下,变成了农民。秦朝政府给农民土地,农民按时交租、承担兵役等。

最底层的人虽然从奴隶变成了农民,但是他们如何认识这个新的国家,以及新出现的这个皇帝?

秦始皇用和氏璧(可以参见成语完璧归赵)刻了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含义是:我(皇帝)受上天的任命,(所以)必然国运长寿、永久、昌盛。

秦始皇把自己包装成了天命之人,即我是上天派来的,以此来统治你们。由此可以看到,皇帝是上天派来的,官员是皇帝派来的,所以百姓就要老老实实的服从统治。

可惜秦朝命太短,秦二世暴政导致亡国。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并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这说明广大的农民百姓第一次对统治阶级的特权提出了质疑。即凭什么有的人生来就能当王、出将入相。而广大的农民百姓一辈子只能当农民。秦末农民起义,是百姓不满意统治阶级而发动的起义。从此之后,历代的 很多战乱都是农民揭竿而起。

图自网络,致谢

刘邦建立汉朝,他也面临秦始皇一样的问题,如何维持他的统治,如何避免不会有王公大臣造反取代他,还有个,如何避免不要有农民百姓起义。

刘邦首先汲取了农民起义期间的一个问题:封王。陈胜称王,原来被秦朝所灭6国纷纷复国,曾经的王族后裔纷纷自立封王。而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封了一大堆的王。这种乱象刘邦都看在眼里,因此刘邦当上皇帝后,立即下令:非刘氏不得称王,否则天下共击之。这样子就彻底削弱了异姓王,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国家的负担。

西汉初期,政治制度逐渐的规范清晰起来,在汉朝的政治体系中,皇帝自然处于最高统治地位。接下来就是“三公”,分别是御史大夫,丞相和太尉。这三个职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再往下划分就是众大臣了,比如:廷尉、郎中令、少府和典客等等。汉代的地方政府,共分为两级:即“郡”和“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郡县制”。汉代大约有一百多个郡,一个郡下辖十到二十个县,县的总数在一千一百到一千四百之间。但是汉朝也保留了诸侯国制度,设置了一些侯国。例如刘备就曾经担任过平原国的相。

西汉初期的政治治理很好,皇帝励经图治,百官清廉。到了西汉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时期,政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如颁行推恩令,又制订左官律和附益法,严格禁止诸侯王参与政事;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提拔有才能的士人为侍从,以备顾问;裁抑丞相职权,依靠亲信和近臣参与决策,从而形成内朝(中朝)和外朝的政治体制;设十三州刺史部,加强对郡国的控制;为解决财政困难,改革币制,禁止郡国铸钱,又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制度;颁布算缗、告缗令,向商人征收重税;建立正规的察举制度,令郡国举孝廉及秀才、贤良方正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国力大增,百姓的支持度也非常高。

前面讲到,汉朝也设置了诸侯国,而诸侯国的设置可能重蹈东周末年诸侯国过去强大的覆辙。汉文帝时期爆发过“七国之乱”,于是在景帝的基础上,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极大的削弱了藩王(诸侯王)的实力。

推恩令,图自网络,致谢

察举制度是当时比较先进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即当地官员可以向朝廷推荐有能力的人才,这使得广大的平民百姓第一次有了机会当官。而有能力的普通人当官,总好过那些没能力但是世袭爵位的人当官。虽然这种察举制度所提拔的普通人才,大多只能在县一级任职,但是古代,皇帝天高地远,县官才是百姓最能接触的。只要县官一级确实是有治理能力的人,百姓就很满足了。例如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虽然修建于秦国时期,但是确实需要历代的郡守注重修缮,都江堰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蜀郡官员一直很注重修缮维护,就可以使得农业灌溉顺畅,百姓种庄稼丰收。

在这种政治体制下,统治者和被统治的平民百姓达到了一种相对满意的平衡关系。

但是察举制度在东汉末年却行不通了。由于外戚、宦官的斗争,天下大乱。董卓作为地方军阀的代表,把持朝政。董卓甚至把整个朝廷绑架搬到长安去,而后皇帝又颠沛流离的返回洛阳,直到被曹草奉天子以令诸侯。

朝廷都乱成这样了,各地的诸侯军阀都纷纷拥兵自重,形成一个个事实上的地方割据政权。然而地方割据政权也是一种统治政权,是需要对平民百姓统治的。接下来一个个细说。但是到了东汉末年,对平民百姓的统治,已经上升到了对待世家大族的统治。因为百姓也就是农民,手工艺人,小商贩等等基本上都是依附于这些大家族,平时种地生产,战时出兵。 即便是因为战乱而产生的流民,到了新的地盘也很快成为地主的佃户,为地主做事求生存。 世家大族代表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深度捆绑在一起。 因此从东汉起,治理百姓就是治理世家大族。

首先讲一下曹草的统治。

曹草统治的核心就是法制与破格招聘人才。曹草的法制是从自身出发,如“割发代首”的故事,就让曹草的部下、士兵都敬佩他,从而更加遵纪守法。在人才发面,曹草深知察举制度已经沦为了一种利益交换的机制。所以曹草放弃了察举制度,从而选择广贴告示招聘人才的办法。这种方法也被其他的诸侯、军阀所学习,使用。大量有能力的人做官来帮助曹草,因此曹草很快的就形成了以许昌为中心的统治版图,在他的版图上源源不断的涌现优秀官员和提供兵马粮草。 虽然在曹草的生平遇到过多次刺杀行动,但是都是极个别的人员,并没有出现比较大的反叛战争或者农民起义。

在曹草的统治下,对待世家大族是持续打压。因此世家大族不得不配合的共存模式。世家大族不出粮,曹草就屯田,让士兵种地。世家大族不出兵,曹草就依靠军事天赋一次次以弱胜强,直到把袁绍打败,统一北方。当然这种长期打压世家大族是为后期埋下了隐患。

接下来讲一下刘备的统治。

刘备一生起起落落,就当地方割据政权首领来说,有过三次。第一次是徐州牧,第二次是荆州牧,第三次是蜀汉政权。

刘备当徐州牧,基本上是被陶谦抬上去的。当时徐州需要的是一个军事上能抵挡曹草的人,刘备名义上是徐州牧,其实就是个前线总指挥。此时刘备几乎就没有多少治理经验,手下的人才也少的可怜。刘备来的时候几乎就是个光杆司令,没多少人马,军事上无法压制丹阳武将集团、也无法从身份上压至徐州的本土士族。所以和袁术开战时,刘备就直接被抛弃了。徐州本地豪强直接看中了军事能力更强的吕布。

刘备第二次是投靠刘表,刘表让他驻守新野。这一次刘表差点也来个临终前托孤给刘备,只可惜被老婆蔡夫人,蔡冒等挡着。刘备被曹草追到赤壁,联合东吴反击了一下远道而来的曹草军队,曹草大撤退(历史上并没有赤壁大战)。曹草感觉荆州不好治理,史书上并没有介绍蔡冒张允是怎么死的(反正不是三国演义那样被反间计杀的),但是没了水军统领,要治理荆州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最后的荆州就被三家瓜分,曹草占据南阳郡、章陵郡、江夏郡北部;孙权占有江夏郡大部、南郡大部;刘备据荆南四郡。后来孙权觉得压力太大不好守,就把南郡让给刘备,帮忙分担压力。刘备第二次成为了一方割据政权。

刘备第二次成为割据政权首领并能够坐稳,和第一次有较大的不同。首先是刘备到荆州已经7年了,当地的各种复杂关系,刘备已经莫的很清楚了。第二荆州牧是刘表,长子刘琦还在,而刘琦又体弱多病,不得不依靠刘备这个亲戚。从一般的认知来看,刘琦当个荆州刺史是毫无争议的。第三荆州本地重要的士族支持刘备了,包括诸葛亮、庞统、马良、蒋琬,伊籍,向朗,陈震等等文官,也有黄忠,魏延,霍峻,傅彤等武将。刘备入主荆州以后,就立刻启用本地人才,维持自己的统治。这时刘备的招揽人才和曹草如出一辙,就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刘备第三次成为割据政权首领,是入主益州。益州牧刘璋没啥能力,几乎所有的军阀豪强都盯着他(这一点跟当初陶谦很像)。刘备先下手为强,又拿下了汉中,自立汉中王。刘备的整个生涯来到了高光时刻。从维持统治的请况来说,手下从大到小的官员都得到了册封提拔,团结程度是空前高涨的。但是从底层平民百姓来说,并没有得到多少实际好处。到了蜀汉政权的后期,三股势力(刘璋旧部,荆州官员和本土世家大族)之间斗争很机烈。荆州官员长期处于最高,刘璋旧部居中,而本土世家大族普遍都是最低。

最后讲一下孙权的统治。

孙权是建立在父兄打下的江东基业上起来的。孙权上位时年仅18岁,靠的是父兄一起打江山的文官武官拥护而坐稳。东吴有四大势力,孙家、淮泗将领集团、江东本土士族、江北流亡士族。其中本土世家大族,“顾、陆、朱、张”四大姓为主,他们代表了江东本土大族的利益,是一个极为紧密的政治团体。也是孙氏在政治上最大的对手和最大的心病。代表人物是顾雍、陆逊、朱据、张温等。

东吴最初的军队是孙坚拉起来的,孙坚死后,东吴的政权是靠孙策打下来的,孙策杀人很多,最终自己被刺客暗杀。孙权不得不联合本土世家大族维持统治。可以看到,孙权早期的官员,大部分是孙坚、孙策旧部(淮泗将领集团),以及张昭、张纮、诸葛瑾、步骘(江北流亡士族),而到了后期,基本上都换成了本土士族,例如大都督换成了陆逊,丞相换成了顾雍/陆逊。

魏蜀吴三个国家最后都败了,都和世家大族有直接关系。魏是被世家大族直接替换了政权,蜀是被世家大族抵制,吴则是因为世家大族内耗。

先说说魏。曹丕称帝,而曹丕为了称帝,就不得不接受世家大族的要求,也就是九品中正制的官员选拔制度,从此世家大族开始垄断官员仕途。但是从曹丕到后来几个皇帝都早死。新皇帝年幼,朝政被曹爽把持,搞的乌烟瘴气,司马懿很轻松的发动政变,废了曹爽。司马家族是在河内郡数百年的大家族。曹魏政权一大半的将领都受恩于司马家族的提携。到了后期政权已经完全被司马家族把持,改朝换代只是时间问题。

再说蜀。蜀的矛盾前面已经说了,三股势力斗争的很厉害。诸葛亮为了平息内部斗争,只能对外用兵,转移矛盾。但是诸葛亮死后,对外战争就很少发动了。即便是诸葛亮的继承人姜维出兵,通常不过万,小打小闹。为啥不再对外发送战争了?

首先的刘璋旧部和荆州过来的官员去世很多,剩下的势力不足以和本土世家大族争权夺位,不需要靠战争转移矛盾。其次就是连年的用兵,蜀汉政权支撑不了这种开支,世家大族不想也没办法出钱出人打仗了,不想这么没完没了的战争。看看魏灭蜀时,蜀国只剩下90万人口。(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西周那时全国人口都有2000万,而汉朝巅峰期人口超过5000万)世家大族听说魏国派兵来了,都是欢喜的等待,终于可以统一了,终于可以不用打仗了。作为蜀国本地人的谯周一个劲地劝刘禅开门投降。--------当然换个请况,魏国一直不派兵来,有可能蜀国的世家大族会造反,推翻刘禅的统治,然后集体向魏国称臣。

最后说吴。孙权是活的最久的,但是他晚年也一直沉M于内部斗争。也就是和江东“顾、陆、朱、张”四大家族的斗争。孙权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几年,不顾一切的借“儿子争储”一事大肆清理四大家族。首当其冲就是B死了陆逊,又杀了朱据和屈晃,辅义都尉张纯拖到闹市斩首,妻女全部没为官奴。无难督陈正和五营都陈象被处死,亲属更是被夷灭三族。太子孙和废为庶人,B死。太子的好友同僚,包括陆逊的外甥姚信在内的众多文武重臣,因为劝谏而被诛杀流放的竟然多达几十人。孙霸和妻儿全部处死。孙权的一番草作,直接让东吴统治大乱、民心动摇。可以说,孙权为晋朝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统治阶级,如何,维持,统治,基础,从,周朝,到,
>>>
>>>
频道热点
资讯
明星
星座
历史
  • “坞学”的起源就是一部社交观察综艺编年史|对话总导演池源
  • 谢天谢地,还有国综不拿他当笑话
  • 6月29日星座运势预报:白羊惊喜不断,色手好事发生
  • (日运)克里斯托弗_2022年6月29日星座运势
  • 普京谈列宁:我们明明是个统一的国家,却硬是被改造成了国家联盟
  • 【党史天天学】兰州战役:解放西北的最后决战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