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的印象之中刘禅是昏庸无能的代名词,在诸葛亮等大臣死后刘禅就已经开始飘的不行,对内宠信宦官不理朝政,导致黄皓专权,对外又接连北伐,导致蜀汉国内民生凋敝。
于公元263年被曹魏司马昭所灭,成为三国第一个被灭的国家,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刘禅的无能,邓艾几千人就能够把刘禅吓跑,可见他的胆识和其父刘备差距有多大。
然而现在很多人开始不得不重视刘禅,因为他们认为刘禅这个人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首先刘禅在位有40几年,可是彼时的东吴和曹魏内部是政变不断,可是刘禅却始终能够将朝政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次当时刘禅被司马昭带到洛阳,其实司马昭有杀他的意思,可是刘禅却凭借“乐不思蜀”而躲过了一劫。
所以从这种种事请可以看出,刘禅非常不简单,可以说刘禅这个人在三国时期无疑是被低估的。
当然,还有一件事在小编看来也是非常的不理解刘禅,那就是蜀汉的北伐,从公元228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到姜维北伐中原,蜀汉经过了将近二十次北伐,可是北伐的战绩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就算是北伐这么多次,可是刘禅依然不中断北伐,在前期诸葛亮还在世的时候不难理解,可是后期刘禅可以说是大权在握那么其还不中断北伐就有点难以理解了,今天我们就这桩事来聊聊刘禅为什么不中断北伐:
阿斗其实也是北伐的支持者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刘禅一直是主和派的代表,或许是受演义的影响我们一直认为刘禅支持北伐是受诸葛亮。
可是当我们看到后来诸葛亮死后,刘禅的北伐还是不间断,这个时候姜维的权力绝对比不了当年的诸葛亮,可是刘禅依然没有要终止姜维北伐的意思,可见从这就可以看出,在北伐一事上刘禅是有自己的意识的。
就算是在蜀汉灭亡前夕,姜维主持其人生之中最后一次北伐,这个时候蜀汉国内民生凋敝,百姓负担过重,国内主和派众多,可是刘禅却还是同意了姜维北伐。
而且除此之外我们也从众多的事请可以看出,对于北伐刘禅还是很支持的,在诸葛亮死后四年之后,当时刘禅就让蒋琬屯兵汉中,汉中当时是蜀国抗击曹魏的最前方,同时也是蜀汉门户,从刘禅命令蒋琬对汉中的布局来看,刘禅并非说不支持北伐。
而且刘禅在位期间多次大赦蜀汉境内,其目的也很明显,靠着释放众多的奴隶以此来获得北伐的兵员从而支持北伐。
所以在以往的认知中很多人认为刘禅是主和派,可是从他对多次对姜维的任用以及行为来看,这有点不合请理,可以说蜀汉的北伐一直是靠着刘禅的支持才能够维持,否则凭姜维的权力还真不一定这么多年持续北伐。
刘禅为什么不中断北伐?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出,刘禅并非是主和派,相反小编认为他应该是坚定的主战派,可是他北伐的动机是什么呢?
首先小编认为他有一部分目的就是转移国内的矛盾,我们知道自刘备夷陵惨败之后,蜀汉国内的荆州系力量已经几乎损失殆尽,所以这就导致益州派开始抬头。
诸葛亮主持北伐有一部分矛盾就是不想让益州、东洲以及荆州派系互相摩擦导致蜀汉内讧,所以他为此找了曹魏这个对外目标,其目的就是想让三派将目标一致对外好转移国内矛盾,可惜后期随着蒋琬等人的逝去,蜀汉国内荆州和东州陷入后继无人的请况,所以益州派抬头才让国内主和势力遍布朝野。
其次在我看来这或许也是刘禅的一种平衡手段,对于刘禅来说国内主和或者主战势力太大都不利于他皇位的稳定,因为对于君主来说维持朝廷平稳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在诸葛亮时期国内主战派甚多,所以后来诸葛亮死后让北伐意愿没有那么强烈的蒋琬等人,蒋琬死后再由费祎继续主持,所以这个时候姜维北伐一直被压制着。
然而随着国内主战派势力的抬头,如果这个时候没有一个人主持北伐的话,那么这个时候蜀汉将会满朝皆是主和派,所以费祎死后不久,刘禅就让姜维主持北伐大业。
所以可以说每个人的北伐是不一样,诸葛亮的北伐是以小博大,迟滞魏国的发展速度换取蜀汉的生存时间;姜维的北伐是为了继承诸葛亮的遗志收复中原,那么刘禅的北伐就是朝堂之间的博弈,为了平衡主战主和之间的势力同时也有转移国内矛盾的目的,同时在北伐期间多次大赦天下对于刘禅而言也有削弱世家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