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曹魏发兵进攻蜀汉,邓艾偷渡音平,兵临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而在刘禅投降的时候,蜀汉的大将军姜维姜伯约正在剑门关坚守,在接到刘禅投降的消息后,蜀汉将士愤怒地用刀剑劈砍石头。
可大局已定,为之奈何?
作为曹魏故人,姜维在那一刻有没有想过投降?他可能想了很多,想到从未谋面的昭烈帝刘备,想到待他如子侄把蜀汉托付给他的诸葛亮,想到虽然不算明君但脾气温和的刘禅……
我们不知道在剑门关的姜维具体想了什么,但我们知道他很快做出了选择,他要复国!复蜀汉!他给刘禅写信,“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衣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其实,这点很多人是无法理解的,若是姜维是刘备的元从故旧,是正儿八经的蜀汉嫡系,那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令人意外,但关键是姜维不是,姜维不过是魏国降将。
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北伐,由于被曹魏猜忌,被称为天水麒麟儿的姜维投降诸葛亮。接受姜维投降的诸葛亮非常高兴,他在写给蒋琬的信中不吝对姜维的称赞,“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经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投降蜀汉后,姜维渐渐崭露头角,等诸葛亮去世后,姜维更是逐渐接过蜀汉的军事大权,最后成为蜀汉大将军,节制蜀汉军队,继承诸葛亮未完成的事业,出兵北伐,立志匡复中原!
姜维曾进行十一次北伐,有胜有负,期间多有艰难,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北伐。也许是他经常梦到武侯吧,梦到武侯用满是期盼的目光看着他说:伯约,一定要兴复汉室。
于是,他迫不及待,他在朝廷上对着那些反对北伐的人大喊,“人生如白驹过隙,似此迁延岁月,何日恢复中原乎?”
刘禅似乎从姜维身上看到了诸葛亮的影子,虽然没有像信任诸葛亮般信任他,但也给予了他极大的权力,姜维能进行十一次北伐就是明证。
可蜀汉的底子太弱了,凭借一州之地去对抗一统中国北方的曹魏,简直是难如登天之事。最可怕的是蜀汉人才的断层,曹魏由于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新生代人才不断涌现,比如说最终灭蜀的钟会、邓艾等等,而蜀汉的人才却是青黄不接,随着老一代的去世,蜀汉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都再没有出现特别出类拔萃之人。
在这种请况下,姜维仍旧带着蜀汉打得实力绝对占优的曹魏几十年如一日呈防守姿态,名将姿态,展露无疑。
但可惜的是,姜维到底不是诸葛亮,刘禅不能给他百分百的信任,景耀五年,姜维因黄皓弄权,前往沓中屯田避祸。
景耀六年,曹魏五路大军攻伐蜀汉。这场战争,如果刘禅坚定一些,死守成都,固守待援,那可能是另一种结局。可惜没有如果,刘禅投降了,已经亡国的姜维不肯接受这个结局,就算国君投降,他也不愿让大汉就此湮灭。
因为他是大汉的大将军!
身为大汉的大将军,只有战死,没有投降!
这一次,上天没有垂怜姜维,也没有垂怜大汉,姜维身死,到底没有兴复大汉。
姜维死,汉遂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