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然而历来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秦始皇首次实现了中国的政治大统一,创立了一整套影响深远的中央官制系统,还大力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度量衡,对中国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是“千古一帝”。
然而也有人持完全不同的看法:秦始皇不惜民力,残害百姓,把全国百姓投入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中,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长城和阿房宫。
唐代杜牧有《阿房宫赋》,认为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爱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阿房宫呢?
今阿房宫仿古建筑
历史学家认为,秦始皇修筑阿房宫有着一个极为宏大的规划。《史记》记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秦始皇命令在北方开始修筑“秦直道”,从帝国北部边陲重镇九原通往云阳。
此时的秦始皇认为统一后帝国都城咸阳的人口太多,祖宗遗留下来的的首都太小,于是开始规划新都城,而将来要修建的新都城的中心,自然是皇帝的朝宫,阿房宫是朝宫的一部分。秦始皇的规划是先修筑朝宫,确定中央位置,然后在外部筑造城墙。
秦始皇的这个伟大的修筑计划潜藏着他贯通天地,横跨古今的宏大宇宙理念。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理念出发,秦始皇希望将未来的都城乃至整个帝国大地和宇宙星辰对应起来,建立沟通天地之间乃至音阳两界的枢纽和途径。
秦始皇把整个帝国的山川土地都看作是都城的延伸,所以他首先以都城宫室为核心修筑了十字的中轴线。
阿房宫想象图
秦始皇在宫室北部修秦直道直通九原,南部则建阁道直抵南山,在南山的两个山头上建立阙,从帝国边陲九原到南山纵贯都城。
秦始皇又在帝国东海岸选择两座山峰当座阙,从东往西分别经过苏北海岸和山东半岛构成的第一重门、函谷关第二重门、华山黄河构成的第三重门,才进入都城咸阳,正好对应着天子宫室三门皋门、应门和陆门。
在西部,秦始皇选定了秦人发源之地泾渭为西门,以此沟通祖宗。以天下为宫殿,以山河为门户,秦始皇之心何其大也!
在宫室的具体安排上,秦始皇选定了渭河南岸的西周丰镐故地为基础。丰镐是西周的都城,由周文王和周武王先后营造,秦始皇选定这里当然是看中了这一块“帝王之都”的历史因缘,更是想借此宣扬大秦帝国的正统新。
秦始皇选择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内修建朝宫,也就是所谓“阿房宫”。阿房宫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宫中可容纳万人,下面可树立五丈高的大旗。
秦国宫殿分布图
史书记载,阿房宫四周架有天桥供驰走,向南一直连接到南山,向北则跨过渭水连接咸阳。此前秦始皇已经在为渭河南营造了信宫,又改名为极庙,以此象征天上的北极星。
极庙象征北极星,阿房宫象征阁道星,两者跨过渭水抵达咸阳宫殿,正象征着天上的北极星和阁道星跨过银河抵达营室星。
咸阳宫北的咸阳北坂,分布着秦始皇征服六国后仿造的各国宫殿;咸阳西通骊山,建有甘泉宫,是秦始皇为自己选定的陵墓。此用心之宏大、设计之高妙,工程之浩大,实在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