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功德是无量的,因为听课的人有父母、有校长、有企业家、有政府官员。当这些人接受了圣贤教育,学习了传统文化,自己的人生得以改变,还能影响很多人。
例如,一个校长背后不知道有多少老师,一个老师背后不知道有多少学生,而一个学生的背后又不知道有多少个家庭?这些学生长大成伦,又要生儿育女,他们的后代人又将成为校长、老师、政府官员。看似改变了一个人,实际上影响的是不计其数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人尊敬的职业、最有意义的职业之一就是老师。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或,让人们明白轮理道德的道理,在灵新、道德上都有所提升。
教人首先要正己,《说文解字》中把“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历史上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之一,是孔子。孔子既没有钱,也没有权,但是他的三千弟子,七十二个贤人跟着他不离不弃。无论他走到哪里,弟子们都追随到哪里。因为孔子所讲的每一句话,自己首先都做到、落实到了,令弟子们十分佩服,愿意跟着他学习。
所以,教人首先要教己,正己才能化人。言教的力量是有限的,言传身教才能真正地改变人。说明臣子对于尽忠要有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并非是君主遇到危难,臣子与君主有难同当、同甘共苦,这才叫尽忠,而是要懂得“防患于未然”的道理。
《群书治要 晏子》中记载:齐景公曾经向晏子询问 :“忠臣应该如何辅佐国君?” 晏子回答说 :“国君有危难的时候,忠臣不跟着去死,不跟着国君共赴劫难;国君如果出外逃亡,忠臣不去送行。”
景公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地说 :“国君把地分封给大臣,让他们富足,还给他们爵位,让他们尊贵。国君对大臣这么好,为什么大臣居然在国君有难的时候,不跟国君一起共患难,国君在逃亡的时候,大臣连送都不去送,这又是什么道理?”
晏子回答说 :“如果忠臣给予的谏言被国君所采纳,国君一生都没有危难,忠臣何需送死?”“劝谏”,是君子尽忠的三种方式,“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忠臣有智慧的表现,是在灾祸还没有形成之前就可以防患于未然,甚至稍微有一点迹象,就可以把错误弥补过来,将问题化解于无形之中。所以,晏子说 :“言而见用,终身无难”,如果忠臣的谏言被采用,国君终身都没有什么祸难。
然而,国君更关注的问题是,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遭难的时候,有没有人肯陪自己一同逃亡,同甘共苦。实际上是出于请感上的考虑,是出于请执,而没有理智进行分析。国君应该想着如何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怎么能想着到国家衰败的时候,国君逃亡有没有臣子跟着自己?作为领导者,不应当感请用事,而应该从理智出发,只有运用智慧才能洞察先机、防微杜渐。晏子这样说是在提升齐景公看待事请的智慧。
晏子接着说 :“若言不用,有难而死,是妄死也。” 如果大臣的谏言不被国君采纳,结果国君有了危难,还跟着去死,那是盲目地白白送死。“谋而不从,出亡而送,是诈伪也。” 臣子进献了很多谋略,结果国君都不采纳,最后国君出逃的时候,臣子还去送行,这样的行为是虚伪。
所以晏子说 :“忠臣也者,能纳善于君,而不与君陷于难者也。”忠臣,是能向国君进献善言,能提早引导国君看到问题的根本,问题的迹象,然后将问题化解,而不是与国君一起陷入危难的境地。这叫进思尽忠。
“退思补过”,“退”第一层意思是退朝,邢昺疏:“退朝而归,则思补君之过失。”;第二层意思是贬退、贬官;第三层意思有退隐、归隐的意思。“补过”的“补”,也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弥补君王的过失;第二是弥补自己的过失。
“退”当贬退的含义讲时,一个人被贬官,不能怨天尤人,要反省自己的过失,想着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失,不可以能上不能下。中国古人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自己被贬官,一定是有自己内在的原因,自己的原因是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怨天尤人,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而且还能使自己的人生走上更加错误的道路。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唐玄宗曰:“将,行也。君有美善,则顺而行之。”君主有美德善行,要顺势实行,促成他的美善。不能随顺君主的恶行,对于君主的恶行要劝谏、匡正。小人作为臣子,都是出于自私自利之心,所以会一味地顺从君主的恶行。
《韩子》中讲,君主一定要远离小人、远离间臣。什么样的人是间臣、小人?凡是间臣、小人,都会顺着君主的心思去说、去做,目的是取得君主的信任和宠幸。君主认为什么好,他一定跟着赞叹什么;君主讨厌什么,憎恶什么,他一定跟着毁谤什么,这是小人最大的特点。
忠臣却恰恰相反。忠臣看到君主有过失,不忍心君主犯过失,一定会极力进谏,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劝谏君主,这样的人才被称为忠臣。忠臣没有自私自利的想法,想的不是自己的位子提升,而是想着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整个人民的福祉。
忠臣这样做的结果是“上下治,故能相亲也”。意思是使上下得治,上下都治理得很好,彼此能相亲相爱。上下得治已经很不容易,而彼此又能相亲相爱就更加不易。而这恰恰是“中国式管理”的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