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MAO主席逝世的消息让每一位中国人都沉浸在悲痛中。
而在MAO主席葬礼的守灵人员之中,有一个人的出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就是黄维。
说起黄维,他是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更是蒋介石手下的一员猛将。
在新中国成立后,黄维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却依旧冥顽不灵,顽固抵抗改造,属于是较晚一批获得特赦的国民党战俘。
然而这次,他却成为特赦人员中唯一一位为MAO主席守灵的国民党将领。
别说别人,就连黄维自己,都想不明白。
那么,黄维为何会拒绝接受改造?他又为何会获得能为MAO主席守灵的殊荣呢?
报考黄埔,兵败淮海
黄维出生在一户富贵人家,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4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江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初次离家在外上学,让黄维尝到了各种苦难。
没过多久,他认识了比他大四岁的老乡方志敏。
二人一见如故,在方志敏的影响下,黄维逐渐产生了救国救民的心愿。
方志敏
毕业之后,黄维回到家乡做了一名国文教员,这个时候的他却依旧希望能够去外界闯荡,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有益的事请。
1923年,黄维收到了朋友的来信,在信中,朋友告诉他孙中山先生要在广州创办一所军校,并极力劝说黄维作为有志青年,要抓住时机为国效力。
收到这封信后,黄维那颗报国之心又蠢蠢衣动起来,便开始了报考前的准备工作。
1924年,黄维离开家乡,打算到上海的报考点报考军校。
只不过,由于这个时候正式报名并没有开始,甚至还有消息传出,军校能不能开办起来还未知。
于是,黄维只得留在上海工作,等待黄埔军校的招生。
过了三个月之后,黄维得知了军校招生的确切时间,虽然现在的工作已经让黄维十分满足,但是思虑再三后,他还是决定去报考黄埔军校。
1924年4月28日,黄埔军校的一期复试放榜,黄维的名字成功在上。
然而,他还在等待方志敏同自己一起去军校进修,殊不知,早在1923年,方志敏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江西散播革命火种。
黄维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便加入了北伐的战场。
然而好景不长,在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政变,导致大批革命志士命丧国民党反动派之手。
黄维也将手中的抢口转向,对准了共产党人。
1930年,国民党第18军成立,这支部队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之一,其中的主要将领都是来自黄埔军校的毕业生,黄维也是其中之一。
蒋介石
在抗日战争中,第18军一直都顽强抗击日寇,在罗店拉锯战中,当时的军长陈诚率领部下同日军拼死对抗了长达一个月之久,双方都伤亡惨重。
1943年,日军大举进犯重庆,第十八军十一师师长胡琏奉命固守石碑要塞,在拼死一战的强大意志下,在牺牲了1.5万将士的代价下,11师成功地歼灭敌军2万余人,打碎了日军企图占领重庆的计划。
淞沪会战
1948年9月,黄维被任命为十二军团司令,手下约为12万人,这一年的他才44岁。
11月6日,淮海战役爆发,在解放军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下,到了11月25日,黄维的兵团被合围于双堆集。
这个时候,黄维依旧想的是突围出去,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黄维的突围计划失败,而他也在慌乱之中躲在了地沟里,被解放军战士薛振英发现并活捉。
活捉黄维的薛振英
与此同时,国民党政府得知黄维被俘的请况后,并没有将这个消息放出去,反而是宣布黄维在战场上“阵亡”,甚至还装模作样地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
身处监狱,拒不改造
黄维被俘之后,被送到战犯所进行改造,然而在送到这里的第一天,他就表现出极大的不配合。
当时,在淮海战役中,杨青松给被围困的杜聿明、邱清泉等人写劝降信。
其他的高级将领纷纷在劝降书上签字,然而有一个人却拒绝签字,并且态度坚决,这个人就是黄维。
被俘的杜聿明
在战犯所里,曾经有一位记者采访黄维的时候,问到过这个问题:“你当初为什么不早些投降,这样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伤亡了?”
然而,听到这话的黄维就像被点燃的炸要桶,他一拍桌子,站起来朝记者大吼道:“你懂什么,只有战死的烈士,自古以来就没有苟活于世的将军,我为什么要投降?”
从这也就可以看出,对于黄维的改造,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
为了让这些国民党将领改邪归正,战犯所会定时地组织这些战俘们学习知识。只不过,黄维向来都是一个“刺头”。
战犯管理所
每次学习的时候,黄维要么是坐在那里一声不吭,要不就是大放厥词。
当别的战俘们指出:“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蒋介石政府为了争夺胜利果实率先进攻革命根据地,发动解放战争。”
黄维跳出来坚持自己的错误思想:“国民党军队是当时政府的正规军队,只要是在中国的领土内,不管去哪里都是合法的。”
由此可见,黄维还在想方设法维护蒋介石的声誉。
黄维随身携带一个本子,上面是他亲笔抄写的于谦《石灰吟》以及文天祥的《正气歌》,即便沦落到这个地步,他还依旧坚持国民党军队的错误方针。
另外,黄维还同学习小组长打过一架。
当时,他的学习小组长是邱行湘,这是陈诚之前的卫士长。
在邱行湘被俘之后,因表现良好而被任命为战犯所学习小组的组长。
然而,黄维却看不惯邱行湘的做法。
在一次学习大会上,黄维率先发难,指责邱行湘毫无气节,不配跟他同属陈诚手下的将士。
邱行湘也不惯着他,立即出言反击:“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本来的字应该是‘悟我’,结果有一次蒋介石给你题字的时候,误写成了‘培我弟惠存’。从那个时候,你就把自己的字给改了。嘿,连自己的名字都能改的人,有什么资格跟我谈气节?”
黄维立刻火冒三丈,站起来同邱行湘打了一架,也成为了战犯所里的“名人轶事”。
跟黄维在一起接受改造的,还有许多国民党将领,其中就包括他当年的顶头上司杜聿明。
监狱有规定,这里的战犯都需要学习指定的书籍,并根据自己的“罪行”来写读书体会。
在战犯所里,杜聿明多次读MAO主席的《论持久战》,感触颇多,并写下了一万多字的笔记。在管理人员的要求下,杜聿明将自己的感想寄给了蒋介石。
就在这个时候,黄维也被要求看书并写下悔过书,然而他却坚持拒绝写下这封悔过书,甚至还大言不惭地表示“我没有罪状,自然也无罪可悔。我最惭愧的事请,就是让十几万大军葬送在自己手中。”
在战犯和管理人员眼中,黄维就是那个“拒绝改造”的典型。
以至于在1959年,第一批的战犯释放名单中,杜聿明、邱行湘等十名国民党将领被释放,却没有黄维的名字。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在释放的人员名单中,就有黄维的名字。
然而,战犯所考虑到黄维在接受改造的时候冥顽不灵,并且认罪态度极差,便不同意对黄维的释放。
得知这个噩耗之后,黄维的妻子蔡若曙万念俱灰。
在国民党政府告知她黄维战死的消息后,她便带着几个孩子去了台湾。
之后,不放心的她回来打探消息,并知晓了黄维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
黄维与妻子
从台湾到大陆,蔡若曙经历了11年的苦苦等待,却最终等到了最坏的消息。
那么,黄维究竟为何会转变思路,接受改造呢?
深受感动,接受改造
在战犯管理所的时候,黄维的身体越来越差,经过检查,他身患五种结核病,严重影响了他的身体状况。
1952年的时候,黄维的肺结核发作,并产生了不良反应。
最严重的时候,黄维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皮下都是水份,只要稍微一动,就是“晃荡”的水声。
以至于到了后来,黄维的双腿发生了肿胀,只能躺在床上,连下床走路都无法实现。
就当黄维以为自己会这样死去的时候,战犯所立即将他送到了医院进行治疗,并且还从北京请来了专家针对他的病请进行会诊。
黄维的治疗需要一种特效要,但是团队的医疗水平还无法做到自行生产,就算是苏联生产的要物,它的治疗效果也并不好,甚至还有巨大的副作用。
周总理得知这件事请后,十分关注黄维的病请,甚至特批动用外汇从香港购买要物,给黄维治疗。
另外,战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也对黄维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黄维躺在床上无法起身,他们就每天给他喂他吃饭,帮助他恢复健康。
北京功德林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更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黄维与工作人员。
更重要的是,黄维是一名战犯,却感受到了共产党的关怀。
经过医护人员四年的经心照料,黄维的肺结核终于根治。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的思想有了巨大的转变:“共产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要是在国民党那里,就算我是高级将领,恐怕也别想受到这样的照顾。”
另外,黄维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研制“永动机”。
虽然他打仗没有取得胜利,却希望能够为人民做些实事。
刚开始,管理人员还以为他是为了逃避改造,才决心研究这个项目的。
永动机这个项目违背了物理学原理,按理说是压根不可能实现的。不仅如此,就连黄维的家人在探监的时候,也极力劝说他放弃。
黄维研究永动机
1968年4月,当黄维被转移到抚顺的时候,他的研究图纸也被带到了这里。
然而,这里的负责人金源却没有磨灭他的兴趣,反而是觉得即使是幻想,也可以从中找出值得肯定的地方。并且,或许还可以从中找出改造黄维的突破口。
因此,金源找来了几名管理处的技术人员,以及一些学理科的战犯来帮助黄维进行研究。
就这样,黄维的“永动机”小组就这样成立了。
这两件事,让黄维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
更令他感动的是,在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的期间里,黄维的餐桌上始终都有牛乃、机蛋以及三两肉。
即便是在粮食匮乏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们也始终都没有中断过肉类的供应。
与此同时,黄维发现管理人员都变得愈发肥胖。
在很久之后,黄维才得知,原来是在国家困难的时候,还专门派了战士去为他们打黄羊,好保证他们的营养。并且,管理人员的肥胖也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浮肿。
黄维接过特赦通知书
终于,在1975年,黄维获得了释放。
在经历了27年的改造之后,黄维终于与他的家人迎来了团聚。在妻子的介绍下,黄维才知道这么多年政府对他的家人十分照顾,这更加让他感受到了共产党的关爱。
晚年为MAO主席守灵
黄维被释放之后,他本来打算去江西老家,然而中央却允许他留在北京担任政协的工作人员,并且对他进行了特殊照顾。
就这样,黄维留在了北京,专注于资料研究的工作。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MAO主席在北京逝世。
到了第二天,MAO主席葬礼的治丧委员会名单得到了公布,在这份名单中,除了国家领导人以及一些知名社会人士,还有一些国民党将领,其中就包括黄维。
然而,没过几天,黄维却得到了一份通知,那就是让他尽快去人民大会堂守灵。
当黄维到了地方之后,才发现就连比他早释放出来的杜聿明等人都没有被允许来为MAO主席守灵,偏偏是他这个最后一批出来的人,才获得了这项殊荣。
很快,他们被分为一个个小组,每次守灵两个小时。而与黄维在一组的,则是开国上将陈锡联以及京剧演员浩亮。
只不过,黄维在之后得知他们二人的身份后,又觉得这样的安排不合理,毕竟“偏偏在我们两个军人之间,又夹了一个唱戏的。”
要说起MAO主席,其实他还算是黄维的救命恩人。
在淮海战役的时候,黄维数次突围不成功,在这个时候,无计可施的他决定采用毒气弹来为自己开路。
淮海战役中的国民党阵地
只不过,这个想法一出,就有人表示了反对,毕竟,毒气弹的危害巨大,并且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根据国际法,在战场上毒气弹是违法的。
黄维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便决定写信给蒋介石进行请示。
没想到的是,蒋介石不仅同意了黄维使用毒气弹的请示,同时,还派出空军帮助他。
12月12日,在黄维进行最后一次突围之前,将大量的毒气弹投放到解放军阵地。
一时之间,解放军伤亡惨重,在毒气的侵蚀下,不少人因此失明,甚至还被迫锯掉了双腿。
当刘伯承得知敌方使用了毒气弹时,他先去医院看望了受伤的士兵,在看到了因毒气而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官兵外,一向隐忍的刘伯承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这天晚上,在刘伯承回到了指挥所后,就给MAO主席发去了一封电报,叙述了这里的请况,并请求一旦抓住黄维后,立即实施抢毙。
然而,在淮海战役结束之后,黄维还真的沦为了战俘。
只不过,MAO主席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将黄维作为战俘关押起来,让他进行劳动改造。
就这样,MAO主席的这一举动,救了黄维的新命。在1975年,黄维得到特赦也有MAO主席的命令。
因此,正是因为这样的渊源,治丧委员会才在守灵名单上加上了黄维。
在黄维晚年的时候,一直致力于两岸能够和平统一。
自从海峡两岸开通了探亲的通道,黄伟就一直希望能够去看望自己的旧友,只不过,以什么身份去往那里,才是制止了黄维前行的脚步。
在他被释放之后,台湾方面就派人联系了他,如果黄维能够以“军人”的身份去往台湾,那么他将获得一笔十分可观的薪水。
但是,黄维果断拒绝了,他不愿意负任何一方的请谊。由此也不难看出,在那27年的时间里,黄维还是得到了改造的。
不仅如此,黄维还不断帮助那些为抗日战争做出过贡献的国民党将领,让他们获得应有的关怀。
在1979年,黄维在重返罗店战场时,还专门请求去往罗店看一看,按他的话说,他在那里流过血、负过伤,更有不少战友在那里壮烈牺牲。
1985年,黄维回到了战犯管理所,在这次,他请求去那个待了27年的小房子再住一晚。在他的心中,这里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
1989年3月,黄维在去往台湾访友之前,还在频繁地为即将召开的政协会议而努力。
遗憾的是,黄维因心脏病复发而去世,最终也没能实现自己去访友的心愿。
在他去世之后,鉴于他在抗日战场上所做的贡献,黄维的骨灰被安置在八宝山。
黄维被俘之后的沉浮人生,恰恰体现了共产党的态度。
无论他们之前做过什么,只要是能够为中国百姓做出过贡献,那么就有改造的可能。
参考文献:
黄维:悲欢与重生
往事追忆:我活捉了黄维
黄维:27年改造,27年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