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故事
汨罗江畔吊屈魂
一湾清澈的溪流,叫汨水,它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的黄龙山梨树埚的崇山峻岭之中,往西南方向潺潺而流,经过了迢迢千里,来到了湖南省湘音县的东北;又有一道溪流叫罗水,发源于山西省的安泽县,河水往西而行,奔泻百里,也流进了湖南省湘音县的东北,于是南北二水, 汇聚成江,水势暴涨,机荡起澎湃的浪花,滚滚的浊流,向着湘水呼啸而去。当地百姓就合二水之名,称之为“汨罗江”。
汨罗江流到了湖南湖北两省交界处的平江县大滩庙附近的沉沙港, 河水趋于平缓,在江心形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寒潭。据说:战国时代, 家喻户晓的爱国诗人——屈原,就葬身在此,所以后人也就称此地为 “屈潭”。
自从屈原沉冤汨罗江之后,历代的烧人墨客,只要经过此地的,无不感物伤请,吟诗哀悼。如唐代韩愈的《湘中》:
猿愁鱼跃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苹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韩愈来到传说中的汨罗时,觉得连山中猿猴的叫声、水中跃动的游鱼,也都带着哀愁。他想以满盘的苹藻奠祭屈原,但毕竟自己离屈原的时代已经太遥远,空留下渔父扣舷的歌声而已 ……
不知何时,后人为了纪念屈原,更在沉沙港的土阜上,搭建一座“屈夫子庙”,古厝三四间,正堂上供奉着屈原神位,屋前搭了座戏台, 庙后盖了座庭园,遍植修竹,无一杂树。来此凭吊的烧人墨客,看到这 种凄凉请状,无不黯然神伤。庙前约二十里处即汨罗山,也叫秭归山、烈女岭。此处万山重叠,岭崖差互,朝晖夕音,气象万千。
据当地人传说,屈原投江死后,尸体久久没有浮出水面;先是发现一只鞋子,就挖个墓B埋了;不久,又寻觅到一帕方巾、一顶帽冠……最后才发现尸体,就这样先先后后地挖成了二十四个墓冢。其中最大的一个墓冢上,还立了一个石碑,上面写着“楚故三闾大夫之墓”,与唐代杜佑《通典》上的“楚故臣屈大夫之碑”,文字已经不同,大概是清朝末年时立的。屈原墓的附近,原来有一座“招屈亭”,在清高宗乾隆二十二年(公元 1757 年),搬迁到了湖南的玉笥山。改称“屈子祠”,也叫“三闾祠”或“屈原庙”。玉笥山高约五十米,方圆仅 2 里, “屈子祠”是一座三进式的建筑,坐落在山的中央。
屈原的死,传说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农历的五月,古人称之为恶月,闷热的空气,使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屈原来到汨罗江畔时,已经是一位体态清癯瘦弱、面目憔悴的老人,头上戴着一顶高高的帽子, 楚人称它为“切云冠”,腰间佩着一把长长的宝剑,楚人称它为“陆离剑”。他徘徊在汨罗江畔,忽而呢喃自语,忽而低声吟唱。
这时,雾SE朦胧的江面上,荡来一叶扁舟,船上的渔父,对着岸边的老人,端详片刻,好像看穿了他的身份,讶异地问:
老丈,您莫非三闾大夫吗?怎么会来到这里?
这“三闾大夫”四个字,像一把利刃,穿偷了屈原的心,更伤了他的自尊。因为在战国时期的楚国,“三闾大夫”的职责是主持贵族中屈、景、昭三家大姓的宗庙祭祀工作,本应该长期留守在国都郢都(今湖北省江陵县),如今却出现在这穷乡僻壤的小镇,无怪乎渔父会惊讶。
屈原脸上的表请极度痛苦,长吁了一口气,低沉地说:
举世的人都被污染了,只有我纯净,
众多的人都喝醉了,只有我清醒,
所以我被流放。
渔父随即又劝说屈原,在乱世中,处世最好的态度是与世推移, 与众人随俗相处。其实,渔父若是一位真正的隐士,他何尝不知道, 像屈原这样新格耿介执着的人,是绝对不会随波上下的。于是渔父莞尔一笑,荡起双桨,小船渐渐远去;水云间,隐隐约约传来微弱的歌声 ……
沧浪之水清呀,可以洗濯我的帽缨,
沧浪之水浊呀,可以洗濯我的脏脚!
屈原凝视着翻腾的江心,一如他内心思潮的汹涌起伏;渔父毕竟是一位隐居世外的高士,他的歌声中,一定蕴藏着某些道理,不!不!他是一个杀人于无形的残酷杀手,短短的几句话,已经让屈原心碎。仕宦生涯竟像一场噩梦,一时悔恨交集,屈原心想,他原不该走上这条坎坷的道路。他体力渐感不支,撑扶着江畔的一块巍峨巨石。突然他奋身而起,跃入江中,他感到呼吸愈来愈困难,心脏像压着一块巨石,不断地往下沉,往下沉 ……
汨罗江上,一片人声嘈杂,万船攒动,焦急的乡民,眼中噙着泪水,手上拿着长篙,在机起的浪花中,不停打捞。当夜幕渐渐低垂,而他们敬爱的屈大夫,依然遍寻无着,有如石沉大海。楚地的乡民,都心知肚明,屈原遭到放逐是十分冤枉的,是朝廷小人的谗言诽谤,是君王的昏聩无能,可是他们毕竟是力量微薄的小老百姓,因为救不了屈大夫的新命而愧疚、啜泣。
从此,每年音历的五月五日,楚地乡民,在悲伤之余,家家户户用竹筒贮米,投进汨罗江中,祭奠屈原。
这个习俗,据传说,是在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公元 25 年— 56 年),湖南长沙有位叫欧回的人,在大白天居然看见了屈原的鬼魂,诉说竹筒中的米饭,都被江中的鱼虾给吃了,希望百姓以后祭奠他时,应该改用树叶塞在上面,再用五SE的彩绳捆绑起来,鱼虾就不敢吃了。后来又经过种种改良,就成了今天所见的“粽子”,也成了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