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大明第一功臣究竟是谁,很多人会说是徐达,然而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开国功臣却是李善长,朱元璋曾经这样评价李善长:“当年萧何有馈饷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一句话说明了李善长的能耐。
事实上李善长比起萧何的确是分毫不差,当朱元璋攻占应天,其他的将士都在争抢金银珠宝的时候,唯有李善长将应天府的赋税、人口等珍贵典籍悉数保存,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将来朱元璋立足的资本。而朱元璋在外征战之时,还是李善长将后勤管理的井井有条,所以朱元璋从来不用为后方担心。
然而李善长可以说是有萧何之才,却无萧何的智慧,萧何死后家族一直繁荣,到了南北朝时期萧何的后人萧道成更是当了一把皇帝,而李善长就没有这个运气了,七十多岁的时候李善长全家都被朱元璋所杀,只有长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儿侥幸逃过一劫。
那么李善长当时已经七十多岁啦,且李善长没有造反的野心,为何朱元璋还是要将这个年近古稀的老人置于死地呢?
勾结胡惟庸,威胁到了皇权
其实李善长和萧何唯一的区别就是,李善长太贪恋权位了,洪武帝朱元璋平定了天下之后,李善长是当时的“开国六公之首”,而刘伯温当时仅仅被封为一个“诚意伯”,这背后的差距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然而李善长对此还是并未满足,因为刘伯温当时深受朱元璋宠幸,他怕刘伯温将来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和原来淮西帮的将领组成了明朝初期的“淮西勋贵”,而刘伯温等人就是当时的“浙东党”。
从朱元璋的角度来说,朝堂之上有两派势力,这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乐于见到的,因为这样子两派势力互相牵制就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然而洪武八年,随着刘伯温的病逝,浙东党一下子群龙无首,而朝堂气氛一下子变成一家独大,这个时候对于朱元璋来说原来替他打天下的“淮西党”已经成了一个炸弹,因为他们随时会威胁到皇权。
所以在这之后不久就牵扯出了明初的“胡惟庸案”,按理说李善长当时已经退下来了根本没他什么事了,可是这李善长人老心不老,一把年纪了还想着遥控朝堂,为此他命令自己的弟弟李存义和胡惟庸联姻,想以此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这一点后来也成为了李善长的“催命符”,若非他和胡惟庸的这层关系,朱元璋还不至于要杀他,可以说就是他的人老心不老害苦了他。
没有自知之明
李善长这个人比起萧何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缺陷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可以说萧何就是刘邦肚子里的蛔虫,刘邦在想什么他都知道,刘邦想杀韩信,他甘当下手,刘邦要杀他,他自污名节保全生命,所以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而李善长比起萧何来说这境界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朱元璋平生的几个忌讳李善长一个都没落下,你说朱元璋能不杀他吗?比如朱元璋平生最恨的就是结党营私,尤其是文臣和武将结合在一起,那么两股势力的结合势必会威胁到自己,而李善长偏偏在这一点上犯冲。
当时李善长想要翻新宅院,钱有了,但是没有人啊。所以这个时候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向当年淮西的将士们借兵,其实以士兵代替工匠是常有的事。然而到了李善长这就不同了,首先他的身份不允许他和武将私下联络,而且他一借就是300人,人数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而李善长的这个举动可把当时的汤和给吓坏了,汤和打小是跟着朱元璋长大的,朱元璋这个人汤和比谁都清楚,所以他也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但是李善长的请求又不能驳回,所以汤和还是将兵借给了他,但是汤和私底下还是暗中将这件事报给了朱元璋,至于朱元璋怎么想就是他的事了,不过汤和因为这件事也并不好过,本来汤和的关系和军功都足以成为公爵,然而最后朱元璋也只给他封个候,直到几年后才封他信国公。
可以说这件小事也偷露出了李善长没有自知之明,胡惟庸案了解后,朱元璋饶了李善长一命,可是李善长不但不谢恩在这之后还颇有微词,也让朱元璋从此记恨上了他。
心胸狭窄,睚眦必报,行为不知检点
俗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然而在这一点上李善长还是比不过萧何,李善长曾经有一个手下犯了贪污罪,求李善长出面解决,李善长不得已之下去求刘伯温,可是刘伯温不买他的账,把他打发走了。
也是因为这次事请,让李善长在这之后对刘伯温频频发难,最终B得刘伯温告老还乡,有这件事请可以看出李善长这个人的心胸十分狭隘。
B走刘伯温之后,李善长便推荐了自己的老乡胡惟庸,行事也越来越嚣张,朝中大臣也越来越怕他,这已经引起了朱元璋的忌惮,朱元璋几次提醒他,他都置若罔闻,最终也是因为过于嚣张跋扈导致自己卷进了胡惟庸案。
所以综合来看,李善长之死与其说是朱元璋剪除功臣,倒不如说李善长自己作死,有萧何之才却无萧何之智慧,最终七十多岁了都未能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