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范天恩在晚年接受采访时,经常会提起一个叫王春祥的“孩子”。他是335团的测绘员,人称“活地图”。在38军汉江南岸阻击战中被炸死,年仅19岁。对于王春祥的死,范天恩非常痛惜。他本有一个“机会”可以挽救这个“孩子”,可还是错过了。范天恩从朝鲜回国后,到处托人打听消息,并且说:“如果能找到他的家人,我全包了……”
齐齐哈尔的小乞丐成了335团的天才测绘员
王春祥的家在辽宁省辽阳市,从小就是个孤儿,经常沿街乞讨。苏联红军打败日本关东军后,在辽阳的大街上发现了他。可能是觉得王春祥太可怜,苏联红军就带上了他,最后到了齐齐哈尔。当苏联红军要撤出东北时,无法再带着一个外国人。于是,王春祥就开始了在齐齐哈尔乞讨的日子。
东北民主联军到齐齐哈尔后,范天恩在火车站碰到了王春祥。看着一个孩子正在乞讨的样子,范天恩心有不忍,就把他招进了部队。也正是有了这个机会,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王春祥非常聪明,记忆力很强。哪个地方多个村子、少棵树,他很快就能叙述出来。有了这个优点,很多执行任务的战士都请他去当向导。最后,王春祥开始学习测绘,很快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测绘员。只要范天恩有战前勘察工作,肯定带着他。在朝鲜战场,飞虎山、松骨峰等地形图绘制都有王春祥的功劳(入朝初期,志愿军获得的地图多数都不准确)。
范天恩回国没带王春祥成了一生的遗憾
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志司在沈阳举办了一个多兵种联合作战集训班,由苏联专家主讲。志愿军要抽调部分师、团级干部回国参加培训,范天恩也名列其中。按照最初的想法,他想带着王春祥一起回国(王春祥曾当过范天恩的警卫员)。但是,这样做似乎影响不太好。思来想去,范天恩还是放弃了原来的想法。
一个星期以后,当范天恩再次回到朝鲜参加第四次战役时,他才获悉:王春祥不久前在汉江南岸被飞机炸死了。战场上的生死本没有人能够预测,范天恩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他的“一念之差”却让那个聪明的孩子丢掉了新命。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范天恩就有了一个心结。
从朝鲜回国后,范天恩将王春祥的照片发给辽阳市的相关部门,希望能寻找到他的家人。王春祥本就是个孤儿,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否还有亲属尚在人间。尽管范天恩也知道这如同大海捞针,可他仍然想“碰碰运气”。他说:“只要能找到王春祥的家人,他们的生活我全包了……”
刚落幕的战争大戏《跨过鸭绿江》中有个马金虎的汽车兵,一个不招人待见的角SE。如果找些亮点的话,那么他资助“马寡妇”一事可以说说。按照剧中所述:“马寡妇”的丈夫是马金虎在缅甸的战友(马金虎大概率是中国远征军第一路或是中国驻印军,辽沈战役后加入东北野战军),战友牺牲后,他主动承担了赡养“马寡妇”的责任。
尽管人物和故事请节都是虚构的,可这种事例的原型在志愿军队伍里一定有很多,范天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真实版的袍泽之请。
结语
范天恩最终也没有等来任何消息,也许根本无从寻找,也许根本没有他想找的那些人。在他老年的时候,如果有人问起朝鲜战场的事,他总是会提起王春祥。正如范天恩所说:真正的英雄就是像王春祥这样的战士,还有那些千千万万连名字都没留下,就永远地深眠于战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