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解释
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在攻击坚硬上面,没有能胜过水的。所以水无物可替代。弱胜强,柔胜刚。天下无人不知,但没人能做到。所以圣人说:“能承担国家的屈辱,才配当国君;能担当国家的灾难,才能统治天下。”正话反说。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拿什么容器装,它就是什么样。但天下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水的力量更强大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水就是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最好的形象的代表。“以其无以易之”,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它力量又最为强大,最能够体现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人们在做事之初戒惧谨慎,成事时却往往恣意张狂,因而失败。如果对待事请的终结,也能像对待事请的开始一样,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所以水为何攻克坚强战无不胜,因为它的柔弱自始至终,都不会发生改变,一直都是持之以恒的。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天下都知道,这东西表面上看似柔弱,但发挥作用的时候力量太强大了,但是真的要这样却非常不容易。“柔弱胜刚强”忍耐是最难练的一种功夫。水滴,锲而不舍方能穿石,溪流不舍昼夜,才能汇入大海。“柔弱胜刚强”是需要条件的。
柔能克刚,可以说是自然界的一条法理。但是,这一条自然法则放到人事上,却总是不被人们看好。现实社会,到处都是争强好胜的例子,人人喜欢自以为聪明,显露自己刚强优势的一面。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困难担着。所以想要坐稳江山,首先要懂得“处其下”,要“受国之垢”,要能忍受别人忍受不了的艰难困苦。“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有灾难就要挺身而出,勇于担当。要想成就功业,就要担负民众的痛苦,承担全部的责任。如果能做到“受国不祥”,担起全国的灾祸,那就是天下之王了。
国君需要承担一国之重,故须身处举国之下。处在最下的位置,也是各种污垢屈辱聚集的地方,能够坚持一直处下,而始终不发生改变,才可以说是国家的君主。如果国家兴旺的时候,高高兴兴做君主,一遇到危难艰险就丢下国家跑了,这样的人是不够资格做国君的。
了解古往今来的大道,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今天的事请。读到这儿大家就会发现,这《道德经》里边蕴含着古往今来的大道,蕴含着一个团队成功的最深的密码。
“正言若反”,看着是讲反话,大家都不愿意去做的事请:“受国之垢”,“受国之不祥”,“处众人之所恶”,这才是取得成功的真正的智慧与奥妙。
故事
从前,有父子二人,新格都非常刚直,生活中从来不对人低头,也不让人,且不后退半步。一日,家中来了客人,父亲命儿子去集贸市场买肉。儿子拿着钱在屠夫处买了几斤上好的肉,用绳子串着转身回家,来到城门时,迎面碰上一个人,双方都寸步不退后,也坚决不避开,于是,面对面地挺立在那儿,相持了很久很久。
日已正中,家中还在等肉下锅待客饮酒,做父亲的不由得十分焦急起来,便出门去找买肉未归的儿子。刚到城门处,看见儿子还僵立在那儿,半点也没有让人的意思。父亲心下大喜:这真是我的好儿子,新格刚直如此;又大怒;彼何人也,竟敢如此放肆。他蹿步上前,大声说道:“好儿子,你先将肉送回去,陪客人吃饭,让为父的站在这儿与他对抗!”
话音刚落,父亲与儿子交换了一个位置,儿子回家去烹肉煮酒待客,父亲则站在那个人的对面,如怒目金刚般挺立不动,惹得众多的围观者大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