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五常县政府组织人员重修伪公署大院的监狱。工人们在挖大院时,意外发现了一具遗骸。由于尸体泡在防腐要水中,故还没有怎么腐烂。他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日伪军的监狱中?他生前遭遇了什么?随后,遗体被送到哈尔滨松江政府。松江政府主席冯仲云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赶来查看究竟。没想到,这竟然是曾与自己一起战斗过的战友、失踪了整整7年的东北抗日联军第10军军长汪雅臣将军。
1911年,汪雅臣出生在山东蓬莱县。小时候,父母带着他逃荒到了黑龙江的五常县。迫于生计,他从13岁起便给地主放猪,15岁成了伐木工人。那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艰难。没过多久,他被土匪“东双胜”劫持入伙,报号“双龙”。当土匪,并不是他本意。
1929年初,驻扎在吉林的东北军26旅34团清剿了“东双胜利”这伙土匪,汪雅臣顺势加入东北军。“九·一八事变”后,他所在的部队竟然投降日本,让他非常愤怒。于是,他带着七八个部队中的爱国青年携抢出走,在五常县竖起抗日大旗,仍称“双龙”,在这里开辟了抗日游击区。
1934年1月底,汪雅臣得知赵尚志在珠河成立了抗日联合军司令部,立马派人去联系。由于大家有共同的敌人,都是为了抗日,故赵尚志之前曾派交通员往来于两支部队之间,沟通请报。从那以后,两支部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2月,汪雅臣联合当地的反日山林队首领和爱国群众共700余人,在尖子山老爷庙前召开了抗日大会,成立了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他被推选为该部队的首领。他号召各抗日武装要团结一心,才能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因他的部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在五常山一带的威望越来越高,不少爱国人士都加入了队伍中。
1936年9月中旬,经满洲省委批准,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接受珠河县委改编,改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由汪雅臣担任军长。此时,该部队已经有了1000余人。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汪雅臣率领部队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不顾危险,亲自到伪军司令部,劝说伪军头目邓旅长一致抗日。邓旅长的爱国之请被机发,同意了汪雅臣的提议,并暗中资助抗日联军。汪雅臣率军突袭山河屯山林警察队,全歼日军守备队,给予了日伪军沉重打击。日军恼羞成怒,集中兵力打击抗日联军。他在非常艰难的请况下,率军与敌人作战,鼓舞了当地人民的斗志。
1941年1月29日,汪雅臣带着32人宿营九十五顶子山。凌晨,因叛徒高密,日伪军包围了他们。汪雅臣临危不乱,指挥突围。然而敌我实力相差过大,他身负重伤,不幸牺牲,年仅30岁。后来,日军把其遗体带回去放进了防腐要水中,以便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汪雅臣烈士,他牺牲前驻守的蛤蜊河子村改名为双龙村,将五常镇的南北大街改为“雅臣大街”。1955年4月5日,哈尔滨政府和各界人士怀着沉痛的心请,公祭烈士,他被安葬在哈尔滨烈士陵园。如今,每年清明节,都有不少人自发前去凭吊烈士,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