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奇妙,别说是外国人,即便是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无法想象。一撇一捺,一笔一划,就能轻松构成一个可以表达主体意思的汉字。
而且汉字之间可互通,随便加上一笔,意思就完全改变了。
在汉武帝时期,就流传着一则关于汉字的有趣故事。故事中匈奴使者给汉武帝带来了一封战书,不过战书的内容是一个谜题,只有“天心取米”四个字。若皇帝破解不了,那么匈奴则会出兵开战。
看似一个简单的谜题,却关乎着国家的命运,听上去就很是惊心动魄。
那么故事的结局怎样,谜题的含义是什么,又能否有人破解呢?
一
古人作战讲究“名正言顺”,“师出有名”。
比如陈胜吴广的口号是“伐无道。还有黄巢起义的口号是“等贵贱,均贫富”。朱元璋就更牛了,他的口号是“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匈奴人也学会了中原的这一套,准备对大汉王朝也来一个“师出有名。
不过怎么样才算师出有名呢?当时匈奴的军臣单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他准备用汉人最为拿手的谜题来发难。
为此军臣单于将俘虏的所有汉人聚集到了一起,然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想让这些俘虏研究出一个针对大汉皇帝的谜题,如果大汉皇帝在规定的时间内给不出答案,那么就可以以此为借口出兵。
所以他要求汉人俘虏必须研究出一个带有针对新,且无法破解的谜题。谁能第一个研究出来,那么不仅可以逃过牢狱之灾,而且可以获得荣华富贵。
汉人俘虏听闻之后愤慨不已,更有甚者当场就破口大骂,结果被卫兵直接斩首,头颅滚落到了众人的面前。
这一刀下去,直接斩断了这些俘虏的心理防线,虽然还有一些不怕死的,但更多的则是贪生怕死。
因此在几天之后,一个怕死的俘虏献上了“天心取米”这个谜题。
二
军臣单于对这个谜题非常满意,果然将这个俘虏放了出来,而且赏赐了不少钱财。
随后军臣单于将这个谜题当作战书,派遣使臣给汉武帝送了过去,并且要求汉武帝规定的时间内给出答案,时间一到,已经集结在汉朝边境的匈奴大军,将马上攻打大汉。
不过考虑到使者往返需要很长时间,所以规定的解题时间为1个月。
汉武帝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杰出帝王,他知道匈奴一直对大汉王朝虎视眈眈,所以暗地里也做了不少准备。
然而当他打开这封战书后也有点懵。
汉人的谜题讲究“字与意合”,就拿字谜来说,“拿不出手”的谜底就是“合”字。
换句话说,谜底可以通过谜面来进行分解,或者打乱后重新组合。
可是这个谜题却毫无逻辑可言,“天心取米”四个字,无论怎么拆分和组合,都无法形成新的意思。
其实别说汉武帝,许多文武大臣也很费解。难道这是军臣单于瞎写的几个字,故意刁难?
不过汉武帝是个倔脾气,他不相信人才济济的大汉王朝,难道连一个小小的谜题都破解不了?
于是汉武帝派人张贴皇榜,只要有人能解答这个谜题,给予重赏。
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皇榜才贴出去1天,就有不少人前来解答,其中有一个姓何的修撰小官,不仅知道答案,而且还给出了破解之法。
三
何修撰本是一名小官,没有资格见到天子。不过这次他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得见天颜,着实不简单。
何修撰告诉汉武帝,这四个字其实不能用平常的分解组合之法来进行破解,因为这四个字的每一个字都有其背后的含义。
首先“天心取米”中的“天”字,指的是“天朝”。
其次大汉王朝是中原正统,位于天下之中心,所以“心”字说的是“中原”。
“取”字意为索取。
“米”字指的是天下的百姓,正所谓“民以食为天”。而天下的百姓又都是皇帝的臣民,所以这个字的最终意思其实指的是“皇帝”。
那么联合起来的意思就非常明显了,就是要“夺取我朝江山,取代皇帝的龙位“。
汉武帝听完之后不由得震怒,一把将手中的茶盏摔得粉碎。
不过何修撰并不着急,他有破解之法,而且非常简单,只需要在每字上加一笔即可。
随后何修撰在四个字上各加一笔,最终就成了“未必敢来”。
汉武帝一看龙颜大悦,马上将战书封存,派遣使者送给了君臣单于。
果然,不久之后匈奴退兵。
这位何修撰也加官进爵,显赫一时。
四
这个故事将汉字的神奇表现得淋漓尽致,君臣单于本想着汉武帝无法解答后,以此为借口出兵。
没想到谜题不仅破解,还被反嘲讽,这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故事,因为汉朝时期的汉字基本都是小篆体,若是用小篆体来书写“天心取米”这四个字,恐怕大罗神仙都无法修改。
图:小篆书写的:天心取米
要知道,汉字简化,是1956年以后的事请。
不过这虽然是一个小故事,但也从侧面铺陈着汉字广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如苏东坡所说的:人生识字忧患始。
也就是说,汉字是思考人生的开端,是关注自身、家、国乃至天下事的根本,和必由之路。
参考资料:《民间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