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明朝历史剧《山河月明》大火,剧中除了陈宝国、张丰毅这些老戏骨外饰演的朱元璋、徐达外,还出现一些活泼可爱的“小家伙”,例如童年时代的
朱允炆
、
朱柏
等。剧中,朱元璋的长孙
朱雄英
也有登场,不过他的镜头似乎比弟弟朱允炆要少。
在历史上,朱雄英是一个存在感不强的皇孙,他是朱标的嫡长子,但因为中途夭折,因此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
有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
“朱雄英”
这个名字中不仅不含
“允”
字辈,更没有
“火”
字旁,他似乎有些特殊。实际上,朱雄英的确很特殊,他不仅仅错过了皇位,他人生中错过的东西还有太多。
本文,笔者不讨论剧请,希望通过史料和分析,让大家了解朱元璋最特殊的孙子、大明朝的
虞王
——朱雄英。
一、年龄虽小,但后台够硬
关于朱雄英,笔者想先从元朝末年的一段往事讲起。
元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四月,朱元璋率领红巾军渡江,在经过和县的时候,从田间突然跃出一名大汉,这大汉点名要加入朱元璋的队伍。朱元璋原本以为大汉是因为饿肚子没饭吃才要参加义军的,因此表现得十分冷淡。
一个月后,朱元璋把将士们的家眷留在和州陈迪家中,然后带领众将渡江攻打采石,上述那位名大汉一马当先,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大汉就是后世如雷贯耳的“常十万”——
常遇春
。
正在朱元璋和常遇春等人在前线拼杀的时候,留在和州的家眷们也没有闲着,朱元璋的妻子
马氏
和常遇春的妻子
蓝氏
都挺着大肚子,其他家眷就调侃她们:若你们生下一儿一女,就结为亲家吧。
不久后,马氏生下一子,取名朱标,朱元璋在前线得到消息后大喜,还在石头上刻下“
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八个字。而常遇春的妻子蓝氏,果真生了一个女儿,后世不知此女闺名,暂且叫她
常氏
。
这段娃娃亲的故事并不是我杜撰的,因为若干年后,在常氏的墓志铭上明确写道:
上以义兵伐群雄定天下,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实为开国元勋,女曰某,与储皇同年,爰自襁褓,即结姻好之约。
意思是,朱标和常氏同年,两人自襁褓时期,就已经有了婚姻之约。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正式登基,建立大明。同日,朱元璋册封马氏为皇后。另外,朱元璋还规定大明朝“
居嫡长者必正储位
”,这就奠定了明朝的
嫡长子继承制
。
所以,
朱元璋的长子朱标被册封为太子,
这一年,太子朱标13岁。
次年,常遇春在北征归来的途中,病逝于柳河川。朱元璋悲痛万分,在常遇春大丧之期重提当年的婚约。洪武四年,常遇春丧期一过,朱元璋便命礼部下旨,册封常遇春长女
常氏
为太子妃,并为二人完婚。
因为太子妃常氏的父亲常遇春已经去世,她的弟弟
常茂
年纪尚幼,所以,当时代替常家迎接礼部官员的正是常氏的舅舅
蓝玉
。
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太子妃常氏的品行十分优秀,在东宫之中也很得朱标宠爱,马皇后对这位长媳也十分看重。《东宫妃常氏圹志》记载:
东宫元妃,勤俭孝敬,不以贵富骄,盈妇德之懿,诚天下之表仪也。
三年后,19岁的常氏生下一子,这是朱标的嫡长子,也是朱元璋孙子辈中第一个孩子。朱元璋当时非常机动,亲自到东宫,为长孙取名为
朱雄英
。
实际上,一个多月前,朱元璋的宠妃郭惠妃刚为朱元璋生下一位皇子(十三皇子
朱桂
),但朱元璋看孙子总比儿子顺眼得多。
早在朱雄英出生之前,朱元璋便命礼部编纂了《明皇祖训》,其中明确规定:
“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
当时朱元璋规定,明朝皇太子的诸位儿子成年后都可享受郡王爵位,
皇太子的嫡长子成年后可封为“皇太孙”。
也就是说,从朱雄英刚出生起,他就已经被默认为朱标未来的继承人了。这也是朱元璋格外重视朱雄英的原因。
综上所述,朱雄英生于洪武七年,他虽然仅仅是一个婴儿,但后台已经足够硬:
爷爷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父亲是明朝第一任太子朱标。外公是明朝最凶悍的将领常遇春。
另外,他还有一位在后期大放异彩的舅姥爷(舅外祖父)
蓝玉
。
按照理想状态,如果他顺利长大,他将会是大明朝的第三代主人。这就是朱雄英,一个万众期待的婴儿。只是,让人痛心的是,这样一位被寄予厚望的皇长孙,竟然只活了8岁。
二、虽是皇孙,但视如皇子
做女子不易,做古代的女子更为不易,常氏虽然贵为太子妃,但她也要生儿育女。根据《东宫妃常氏圹志》记载,太子妃常氏在生下朱雄英后,又连续生下两女一子。洪武十一年,太子妃在生下第二子朱允熥后,气血衰弱,一个月后薨逝。
朱雄英生于洪武七年十月,朱允熥生于洪武十一年十一月。
也就是说,在4年的时间里,太子妃常氏连续生下4个孩子。连续的生育导致的休养不足,或许是她去世的真正原因。
常氏去世时,太子朱标已有
朱雄英、朱允炆、朱允熥
三子。其中,次子朱允炆是侧妃
吕氏
所生。
当年,礼部奏请说“
东宫之坤位不可无主
”,而侧妃吕氏又生育皇孙有功,因此,朱元璋便下旨将太子侧妃吕氏扶正,成为朱标的第二任太子妃。这样一来,朱允炆的身份从庶子也就变成了嫡子。
朱雄英在第二任太子妃吕氏的照料下,又生活了4年。在这4年里,朱标请名儒为朱雄英启蒙,对朱雄英的教育极为严苛,朱雄英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成为了一名敦厚勤奋的皇孙。
然而,明朝洪武十五年五月,意外来临了,
皇长孙朱雄英突发疾病,不治身亡。
他的去世,让朱标和朱元璋都非常伤心,朱标恳请厚葬朱雄英,朱元璋下旨宣称“
皇嫡长孙视为皇子
”,最终以皇子之礼下葬,追封虞王。《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
上感悼辍朝,葬钟山,臣皆素服,徒步送葬,追封虞王,谥曰怀。
意思是,朱雄英被葬在了钟山,朱元璋为其辍朝,命诸臣徒步为皇长孙送葬。
辍朝、封王、徒步送葬,朱雄英的葬礼规格,足以说明他的地位。
朱雄英去世时,年仅8岁,
如果他没有夭折,他必然会成为大明朝的第一位皇太孙,如果他没有夭折,他极有可能会代替朱允炆成为明朝的第二位皇帝。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朱雄英错过了皇位。事实上,他错过的,远不止皇位这么简单,因为他太特殊了。
三、虽有名字,但不太合群
很多人都知道,大明皇族子孙的名字都有“金木水火土”做偏旁,而且还有严格的辈分规定。就拿朱标的儿子们来说,
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
,他们名字的最后一个字都带“火”,而中间也有个“允”字辈,而朱雄英的名字里既不含“允”字辈,又不含“火”字旁,他似乎显得有些“不合群”,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笔者注:古代汉字的四点底是“火”的变体,例如煎、熬、蒸、煮等都是如此,所以朱允熙、朱高煦等名字实际上都是从“火”)。
这个问题要从上文提到的
《皇明祖训》
说起。《皇明祖训》编纂于洪武六年,它最初的名字叫
《祖训录》
,洪武八年和洪武九年,朱元璋通过两次修订,将它改名为《皇明祖训》,其中,就规定了朱元璋后代的取名规则。
首先,朱元璋制定了一个世系表,每个儿子拥有一个分支,每个分支有20个字,代表从明朝第三代宗室子弟的辈分。还规定如果后期字数不够再由朝廷统一延续。例如,太子朱标这一支系的辈分是: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朱棣的支系是:
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简靖迪先猷。
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朱允熥等,都是“允”字辈;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奎、朱文圭则是“文”字辈。朱棣的儿子朱高炽、朱高燧等,都是“高”字辈,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瞻墡则是“瞻”字辈。
朱雄英的名字中之所以不带“允”字,是因为他出生得早。
《皇明祖训》虽然编纂于洪武六年,但在洪武八年、洪武九年经过两次大修,也就是在洪武八年,朱元璋才把“世系表”定下来,朱雄英出生于洪武七年,他出生时,“世系表”还未诞生,所以他未能按照“世系表”来取名。
对比之下,朱元璋的第二位孙子
朱济熺
(朱棡长子,出生于洪武八年)和第三位孙子
朱允炆
(朱标次子,出生于洪武十年)则是严格按照“世系表”来取名的。
其次,朱元璋还规定子孙后代取名按照“
五行相生
”的顺序来取名,即,名字的最后一个字要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来选字。例如,朱标这一辈从“木”,朱允炆这一辈从“火”。因为按照道家五行的说法,
“木生火”
“火生土”“土生金”……
笔者曾看过一个资料,说朱雄英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本来应该是“煐”,应该是《明实录》误把“煐”字写成了“英”字,要不然和“五行相生”对不上。
笔者认为,这有些牵强了
,因为朱雄英取名字的时候,《皇明祖训》还没有这个规定。试想,如果大明朝连皇长孙的名字都能写错,那也太笑话了。
所以,他本就叫朱雄英,这就是他的特殊之处。
所以,作为朱元璋的长孙,朱雄英错过的,可不只是一个皇位,他还错过了“皇明祖训”中的皇族取名规则,没有这个规则,让朱雄英的名字显得非常突兀。
四、朱雄英的后记
朱元璋确立了明朝“
居嫡长者必正储位
”的规定,可是,皇长孙朱雄英去世了,皇长子朱标也去世了,这让朱元璋有些措手不及。
为了把皇位留给长房一脉,朱元璋决定立朱标的次子
朱允炆
为皇太孙。没想到的是,朱允炆登基后急迫地削藩,最终B反朱棣,让皇位易主,大明朝的皇位因此从长房转移到四房一脉。
朱元璋的传位计划,就像他制定的《皇明祖训》一样,太过理想化。
岂不知,人生无常,何况皇家。
朱雄英之殇,是个意外,但是,峥嵘岁月就是由无数个意外构成的。与其规划好“子孙万代”为王,不如把每一代子孙治国理政的教育规划好,以民为本,以社稷为本,施仁政、务正业,如此,王朝才能长兴,《皇明祖训》才能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