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朱祁镇杀于谦实在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于谦帮了朱祁镇很多,同时也没有害过于谦,为什么明英宗要杀于谦呢?
(朱祁镇)
说于谦帮了朱祁镇很多,这句话一点儿也不过分。
其一,朱祁镇差点丢掉的江山,是于谦帮他找回来的。如果当年于谦不力挽狂澜力主抗战,那么大明江山也就丢掉了,大明江山在朱祁镇手中丢掉了,朱祁镇就是大明的千古罪人。于谦帮他挽回了颜面,保住了名誉。再说了,于谦要没有保住大明江山,朱祁镇后来还能当皇帝么!
其二,瓦剌想要把朱祁镇放回国,当时朱祁钰是不同意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朱祁镇被放回来是一个大麻烦,根本就没办法处置他。但是于谦是坚决同意放朱祁镇回来的。当时同意放朱祁镇回来的,恐怕只有朱祁镇的母亲孙太后。如果于谦不同意,就算朱祁镇的母亲想让朱祁镇回来,他也是回不来的。
其三,朱祁钰重病的时候,于谦是极力主张重新恢复朱见深太子之位的。朱见深是朱祁镇的儿子,于谦让江山回到朱祁镇后人的身上,朱祁镇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有人认为,朱祁镇要杀于谦,是于谦曾害过他,证据就是于谦不答应瓦剌的要挟,坚决
遥
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这是不把朱祁镇的命当回事。
事实上,前面我们也说了,于谦这样做,是为了帮朱祁镇挽救大明江山。而且于谦就算这样做了,瓦剌也不会杀朱祁镇。当年金国尚且没有杀掉徽钦二帝,何况是瓦剌,本来就是明朝的藩属国,更加不会对朱祁镇怎样了。
(于谦)
有人还会认为,于谦没有保住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让朱祁钰换了太子,让朱祁镇很生气。但这肯定也怪不得于谦,朱祁钰是皇帝,他一心要换,于谦有什么办法。
实际上,朱祁镇之所以要杀于谦,《明史》上是有过记载的。
当时,朱祁镇也不愿意杀于谦,他还认为于谦是有功劳的,不能杀他。不过,当时发动夺门之变的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却对朱祁镇说,如果不杀于谦,那么,你朱祁镇“夺门”就没有道理。当时朱祁镇沉默了很久,同意了这几个人的说法,于是答应了杀于谦。
而这个说法,也为历史所普遍接受。
不过,我认为,其实这并不是朱祁镇要杀于谦的真正理由。如果是因为这个杀于谦,对朱祁镇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有很大的坏处,为什么这么说呢?
道理很简单,如果后人知道了朱祁镇是以这个为理由杀于谦,那不就是“衣加之罪,何患无辞”吗?不是对朱祁镇的形象更不利吗?
事实上,朱祁镇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统战”于谦。如果他能够在当了皇帝以后,获得于谦的支持,那么,他的历史形象肯定是很好的。这在历史上是有经验的,李世民通过杀太子当了皇帝以后,他就很好地“统战”了魏征。尽管魏征一直保持一种“不屈服”的姿势。而恰恰是这种“不屈服”,因此李世民善于纳谏的形象,在后世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朱祁镇为什么不采用这样的方式呢?
(朱祁钰)
所以,朱祁镇之所以一定要杀于谦,也不会是这个原因。
我认为,朱祁镇当时之所以一定要那么做,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参与夺门之变的大臣B迫的结果。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拿下于谦,石亨等人的愿望,肯定比朱祁镇迫切。因为他们夺门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出人头地。而如果夺门以后,于谦依然是朝廷中的老大,那么他们不是白干了一场吗?只有拿下了于谦,他们才能上位掌权。
而石亨等人想拿下于谦,朱祁镇就算想保护于谦,也是无能为力的。
因为朱祁镇的皇位,完全是这几个人投机取巧“运作”来的。没有这几个人的帮忙,朱祁镇就当不了皇帝。既然朱祁镇是这几个人运作来的,也就意味着,如果朱祁镇不听他们的话,很可能他们会把朱祁镇拿下来。所以朱祁镇是很害怕的。如果让他一定要在于谦和自己的新命安全中做一个选择,他肯定是会选择自己的新命安全。
当然了,朱祁镇虽然受制于石亨等人,不得不杀掉于谦。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束手就擒,等他坐稳皇位以后,他立刻就向石亨等人下手,而且很快就把他们拿下来了。不过,尽管他曾表达了对于谦的欣赏,但是他有生之年,也不可能给于谦平反。而这个任务,就交到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身上。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