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董卓废少帝刘辩,改立九岁的刘协为皇帝,是为汉献帝。这段史实经过后人的传说改编,最终形成了《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彩章节。
或许是《三国演义》太深入人心,此后只要一提起汉献帝,就觉得他是那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懦弱帝王,一生被曹草挟持做傀儡。可是,历史的真相常常与人们的固有认知大相径庭,其实汉献帝与曹草的关系也绝非水火不容。
毫无尊严的傀儡皇帝
世人诟病曹草同请汉献帝的原因,不外乎曹草把汉献帝当傀儡用,所以有人说曹草“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但仔细一想,汉献帝并不是遇到曹草才成为傀儡的啊,自从董卓把他推上皇位起,他就已经是傀儡了。而且,汉献帝在西凉兵手里当傀儡的待遇也不好啊,他不仅要小心翼翼地和一众武夫虚与委蛇,还没有任何权力,更谈不上皇帝的尊严了。
正因如此,汉献帝才会同意王允除董卓的计划。可董卓死后,王允的声望达到了顶峰,可怜的汉献帝却没得到他希望拿回的权力,不仅如此,汉献帝还因为西凉兵内讧不得不逃出长安避难。
风餐露宿的逃亡之路
逃亡的日子并不好过,据史料记载,当时汉献帝与皇后、宫女、朝臣等全部是徒步逃亡,随行护卫见汉献帝大势已去,想要抢劫他的财物。汉献帝不仅要防范西凉追兵,还要防范家贼。
汉献帝一行逃到黄河边上准备渡河的时候,由于人多船少,众人为求活命拼死抢着上船,船上坐不下这么多人,以至于许多来不及挤上船的人只能双手抓牢船边不放。如此一来,船只严重超载,先上船的人为了成功渡河,就拔出刀来砍船边人的手。当时汉献帝逃亡的惨境,由此可见一斑。
过了黄河后,汉献帝就如同难民一般凄惨,史书说汉献帝“东行乞食”,就是说汉献帝他们像乞丐一样一路要饭吃,风餐露宿毫无生活质量可言。
君王有难,忠臣们去哪了呢?当初汉献帝被董卓控制时,这帮忠臣就只会唉声叹气,反倒是所谓的汉贼曹草说了句“你们从早上哭到晚上,又从晚上哭到早上,难道能哭死董卓吗”,说完后毅然行刺董卓去了。
汉献帝困在关中,快要饿死了,这帮忠臣却在忙着抢人抢粮抢地盘……兴平二年,汉献帝实在熬不住出关来了,这帮忠臣非但不准备接驾,反而希望他早死。汉献帝是灵帝的最后一个子嗣了,他一死,宗室的嫡系血脉就断了,到时候军阀们就可以凭实力争夺天下了,即使再有像刘备这样自称是宗室后裔的人出现,也可以说一句“足下非刘氏子,不当立”,轻轻松松地改朝换代。
被B无奈的相互利用
正当汉献帝走投无路的时候,又是曹草如同及时雨一般出现,他派人把汉献帝接到了许昌,为汉献帝重新搭建了朝廷的架子,不仅让汉献帝衣食无忧,还让其他诸侯纷纷对汉献帝上贡,为汉献帝挽回了一丝皇帝的颜面。
人们总说曹草“奉天子以令不臣”,让汉献帝成为傀儡皇帝,可当时汉献帝徘徊在生死线上,焉知不是汉献帝衣求傀儡而不得呢?
来到曹草阵营的汉献帝生活质量立刻提高了几个等级,虽说曹草善待汉献帝确实有目的,但汉献帝在曹草这里确实得到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的生活条件。
相对而言的“美好”结局
曹草对汉献帝一直很宽厚,反而是汉献帝做了件对不起曹草的事。公元200年,曹草和袁绍对峙于官渡,汉献帝觉得这是个夺回皇权的机会,于是联络外戚董承等人诛杀曹草,由于汉献帝联络大臣的诏书是藏在衣带中的,故称此次事件为“衣带诏”事件。
“衣带诏”事件哪知此事败露,曹草盛怒之下,杀了董承等人,但对于“主谋”汉献帝,曹草却动都没动一下,依然好吃好喝地照顾,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其实也是汉献帝没有大局观,要是曹草倒台或死掉的话,曹草的部将会放过汉献帝吗?就算是曹草的对手袁绍,也是一心想要废了汉献帝的,否则袁绍也不至于带着经学大师郑玄去官渡,只怕也是准备一旦打下许昌就宣布献帝禅让了。
正如曹草所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可以说,汉献帝遇到曹草,已经是他最好的结局了,综合东汉帝王大多英年早逝难有善终来看,汉献帝后来能够得享天年,已是很不错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