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8年,汤和对朱元璋说:“我年事已高,不能再征战沙场,希望能回家养老,有一块埋骨之处。”朱元璋很高兴,赐给他5万宝钞,还在凤阳修建住宅,让汤和颐养天年,算是人生赢家了。
汤和,安徽凤阳人,明朝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1352年,汤和参加红巾军起义,追随郭子兴,屡次建立战功。攻克濠州时,汤和招募1500士兵,郭子兴势力大为增强,被授予千户,成为一名将领。
“苟富贵,勿相忘”,汤和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朱元璋,便书信一封,送去正在皇觉寺打坐的朱元璋,让他前来参加起义。得到汤和的来信,朱元璋起初还犹豫不决,后则前来濠州,一起为郭子兴效力。
1354年,朱元璋离开郭子兴,自己出去招募兵马,带走24人,也就是后来的“淮西二十四将”,徐达、汤和就在其中。此后,汤和在朱元璋帐下效力,一路奋勇拼杀,册封为信国公,追封“东瓯王”,还可以善终,是人生赢家。
明初将星云集,璀璨夺目,论资历没人能跟汤和比,战功则不一定。徐达,明初首席名将,汤和自然比不了;大将邓愈,汤和也没有他强悍。许多后起之秀,常遇春、李文忠、冯胜、沐英、蓝玉、朱亮祖、廖永忠、郭英、俞通海,等等,都要强于汤和。
征战沙场,徐达、常遇春等自然是所向披靡,横扫强敌,其余名将也不少,很多都能独当一面。相对而言,汤和要逊SE很多,败仗打了很多次,损失了不少明军经锐。汤和的表现,跟唐朝名将李绩差不多,胜仗很多,败仗也不少。
1368年初,从福建班师回朝,中途遭到秀兰“山贼”袭击,阵亡两位将领。年底,汤和充当前锋,在韩店被王保保伏击,明军阵亡3千余人,这是明朝北伐以来首次惨败。1371年,汤和率兵攻打瞿塘关,逗留不前。1372年,汤和在断头山被蒙古骑兵伏击,损失数千人。
跟经兵强将过招,汤和败仗很多,但戎马生涯中也打了不少胜仗。1367年,汤和率兵攻打浙东,在海上追击方国珍,攻占许多城池。方国珍投降汤和,明朝得到数千艘战船,水师力量大大增强。1368年,汤和率水师平定福建,活捉陈友定,押回京师处死。
攻打浙东、福建,汤和算是主帅,表现很不错。此外,汤和许多战功,都是跟随徐达出征获得的,表现也还可以。1366年,徐达出征江浙,汤和表现勇猛,攻打苏州期间,汤和屡次击败张士诚的援兵,为攻克城池立下汗马功劳。
北伐草原期间,徐达取得太原之战、定西之战胜利,汤和则乘胜追击敌军,在陕西俘虏元军十几万。追随傅友德作战时,汤和横扫陕北,活捉伯颜帖木儿,立下赫赫战功。就此而言,汤和也算是名将一枚,能拿得出手;只要对手不是特别强悍,汤和还是能打得赢的。
将星璀璨的明初,汤和并不是特别显眼,却是人生赢家,因为他懂得如何服从皇帝,如何急流勇退,低调做人。朱元璋投奔郭子兴时,汤和已经是将领,却愿意跟在还是“小兵”的朱元璋后面,给他足够的面子。
郭子兴打着“宋”的旗帜作战,朱元璋出去招兵时也一样。如此,许多红巾军将领都不愿意服从朱元璋,认为彼此是平级,凭什么服从你。1362年,大将邵荣跟朱元璋闹矛盾,想自立门户,结果被处死。
邵荣何许人也?《明史》记载:“太祖起兵时,信任者邵荣、徐达、常遇春,三人尔”。可以说,邵荣地位很高,打仗也厉害,排名在徐达、常遇春之前。但邵荣资格老,认为都是“宋”的一员,为何要服从朱元璋调遣。
汤和资格更老,还是朱元璋参加红巾军的“引路人”,却小心翼翼,心甘请愿听从调遣,在红巾军中树立起模范。汤和都听话,其余红巾军旧将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正因为如此,即便汤和战功不显著,败仗不少,朱元璋却没有责罚他。
1368年初,秀兰“山贼”袭击,朱元璋不说。1368年11月,韩店之战惨败,朱元璋也不处罚,还继续让他出征。1371年,瞿塘关前逗留不前,朱元璋没有赏赐,也没处罚。1372年,断头山之战惨败,朱元璋还是不说。
打了败仗,要么是延误战机,朱元璋都原谅他。汤和也很低调,朱元璋对众将赏赐丰厚,自己得到的却很少,但从未抱怨。这一点,汤和就比蓝玉强多了;蓝玉直言自己比傅友德、冯胜厉害,为何封赏却不如对方,朱元璋对此很不满意。
1388年,徐达、李文忠等名将相继病逝。汤和则乘机上奏朱元璋,说自己年事已高,请求回家养老,得到一块埋骨之处。此时,淮西旧将手握重兵,朱元璋很忌惮,而他们却没人“主动”,这就太不应该了。
汤和看准时机,自愿回家“养老”,朱元璋很开心,自然就同意了。不久,朱元璋再次让汤和出山帮忙,去浙东修筑防御工事,抵御海上的“倭寇”。汤和二话不说,直接去浙东干活。次年,防御工事完毕,汤和再次辞职回家。
住进朱元璋建好的房子,汤和不再过问朝政,还纳妾一百多人。1392年,汤和病重,便遣散她们,并给予银两,让其自谋出路,找个好人家也行。《明史》记载:“晚年益为恭慎,入闻国论,一语不敢外泄。妾百余,病后悉资遣之。”
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而朱允炆威望不足,朱元璋便帮助他扫除障碍。大将蓝玉、冯胜、傅友德等人被处死,并牵扯到一万多人。此时,汤和已经70岁,奄奄一息,朱元璋却放心不下。
1394年底,朱元璋让人抬着汤和进宫廷,但汤和已经不能言语,唯有不停地叩首答谢。见此请景,朱元璋也流下眼泪,顿感一个时代的逝去,便赏赐黄金与布帛,作为丧葬的费用。1395年,汤和病逝,得以善终,是人生赢家。
参考书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