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
提起曾经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很多人对这位伟人都十分地敬仰。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刘少奇主席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为党和国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们在关注刘少奇政治生涯的同时,很多时候对于其家庭生活没有太多的了解。这皆因为刘少奇的家风十分地严谨,子女都十分地低调。
刘少奇一生中一共有九个子女,五个女儿,四个儿子,这其中年龄最小的孩子就是第五个女儿,刘潇潇。
刘潇潇出生于1960年,是刘少奇和王光美的最后一个孩子,由于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所以刘少奇对刘潇潇也是有一种特殊的牵挂。
在那场持续十年的政治风暴中,当时的刘少奇和妻子王光美身陷困境,夫妻两人几乎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在众多的子女中,这个时候最让夫妻两人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女儿刘潇潇。
在那些岁月里,刘少奇总会独自念叨着:潇潇该上学了,该上学了。”
刘家的九个孩子大多出生在战争年代,他们多多少少都经历过硝烟的洗礼,但同哥哥姐姐不一样的是,刘潇潇出生在和平年代,出生在新中国。
所以相比较于哥哥姐姐,刘潇潇是幸运的,出生后可以一直陪在父母身边,不用忍受同亲人的分离,这是哥哥姐姐们不曾有过的幸福。
但是,在刘潇潇出生后,父母由于工作的原因,总是非常地忙碌,特别是父亲刘少奇,虽然住在一起,但是却也很少能一起做一些事。
那时候刘潇潇的房间正好在家里的饭厅和父亲的办公室之间,因为刘少奇的工作非常的忙碌,吃饭的时间跟家人总是错开。
往往孩子们都吃完饭回房休息了,刘少奇才刚刚去吃饭,每次刘潇潇躺在自己的床上,听到一声声沉重的脚步声,就知道是父亲出来了,紧接着就会看到父亲高大的身影从窗前走过。
这是刘潇潇对于父亲当初最深刻的印象。
刘少奇和刘潇潇
那时候刘少奇家中有一个规矩,那就是家中最小的一个孩子,要承担起一个任务,负责父亲的“休息”。
说白了,就是在刘少奇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王光美总是会让最小的孩子去给刘少奇“捣捣乱”,从而让他休息一下。
刘潇潇出生后,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她的肩上。
这也是刘潇潇最喜欢的事请,父女两人总是会在工作忙碌之余,度过一小段快乐的时光。
可以说,刘潇潇的童年是在父母的关怀中度过的,在刘少奇这样的革命者家庭中,这是非常难得的。
在刘潇潇的印象中,父亲总是非常地严格,但是又非常地慈祥。
他会严格地要求每一个孩子,但是也会给与孩子们最大的关爱。
那时候在中南海,邓小平一家经常会周末在湖边野餐,一家人聚会聊天,非常地开心。那时候刘家的孩子们都非常地羡慕,也都想去湖边野餐。为此孩子们数次央求父亲刘少奇,但是都被刘少奇回绝了,每次他都说:‘’我工作太多,文件总也看不完,没有时间去。”
所以他们兄妹只能失望地回去。
同父亲不同,母亲王光美是一个天生就有亲和力的人,王光美和谁都能一见如故,是个极好相处的人,但是她骨子里又偷着独立思想、自由主义。
王光美就是个不爱张扬的人,当年和刘少奇结婚的时候,王光美由于出身大户人家,因此从娘家带了床红缎子被。因为被面比别人家的漂亮,在当时的八路军队伍中是稀罕物件,所以她坚持要把被子反过来盖,有红锦缎的那一面铺在里面,不让人看见。
刘少奇、王光美和刘潇潇
后来人家总叫她王大美人,同样王光美也不喜欢这样招摇的称呼,人家一叫,她就着急解释,说她在学校不是什么美人,只不过学习成绩好,爱读书,是个书虫,比较跟人不一样而已。
在刘潇潇的记忆中,母亲教育孩子的方法很简单,有三条是她一定要管的:第一、孩子不努力学习的一定要管;第二、道德品质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管;第三、不懂礼貌的时候也要管,除此之外的都不是原则问题,王光美则该放手就放手。”
王光美曾说每个人天赋不一样,付出的不一样,做出的成绩当然会有差别。能否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能否成名成家,这不是她关心的,她只关心在过程中孩子们是否尽力了。
比如姐姐刘涛成绩好,在王光美的辅导下考上清华大学;但刘丁学习成绩就一般,努力了也只能上中专;刘平平4岁时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最初连话都说不清楚,她起点差,考中学时只考上北京师范大学第一附中,属于次重点学校,王光美也很满意了;刘亭亭从小就要强,属于考99分都哭的那种人,最后考上师大女附中一一最好的女校;儿子刘源平时爱玩,但关键的时候会拼命,最后也考上了男四中,最好的男校。
刘家的孩子就是这样,只要对待学习只要尽心尽力了,母亲都一视同仁对待。”
早年,民间曾流传一句话,“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句话对刘家的几个兄弟姐妹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们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对于自己的要求都非常的高。
虽然刘潇潇是生活在和平年代,也是在父母身边长大,但是由于后面的事请,刘潇潇也是仅仅就和父母生活了几年的时间。从6岁开始,刘小小就由家里的保姆赵阿姨抚养,后来则和哥哥姐姐一起生活。
在那段困苦的岁月里,虽然家人都是颠沛流离,但是刘潇潇始终牢记着父母对自己的教诲。在那些年,刘潇潇始终没有舍弃自己的学习,在风暴结束后,她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生物学系,第二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留德班学习,随后进入德国波恩大学和卡乐斯堡工学院攻读生物遗传工程学,并在1987年获生物工程硕士学位。
这样的生活经历,成就了刘潇潇曲折的人生轨迹,也塑造了她独立的个新。
如同父亲刘少奇一样,刘潇潇也是个完美主义者,无论做任何事都喜欢倾尽全力,如若不然,就心中有愧。
刘少奇、王光美和刘潇潇
刘潇潇将这些特点归结于“遗传的结果”。
“刘家兄妹做人做事一丝不苟,认真到了近乎严苛的地步,了解我们的人都知道这一点,父亲是A型血,我们家几兄妹也都是A型血,妈妈却是O型血,从血型分析,我们家这几个孩子很多地方和父亲很像,比如做事都很认真,不爱开玩笑,不会玩儿,讷于言,敏于行,这些特点都像极了父亲。”
但是,如果你对刘少奇的家族有所了解的话,你会发现这位前国家主席的小女儿,不仅是一位留德海归,而且是一位生物工程专家,但是你却几乎没办法在任何网络和纸媒上找到关于描写她的只言片语。
这都是因为自从刘潇潇回国后,就一直保持着低调,这一点她同母亲王光美一样,凡事都不喜欢张扬,再加上长期生活在海外,国内的媒体接触不到她,所以外界几乎很少能得到关于她的消息。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刘潇潇更愿意把自己还原成普通人,本能地拒绝一切曝光。用她自己的话讲:“还是把自己放在人堆儿里认不出来的好。”
对于刘潇潇来说,她很自豪能生于这样的家庭,对于父亲和母亲,刘潇潇永远都感到自豪,但是她并不愿意将自己和父母的光环混淆在一起。
刘潇潇曾经说过:“父母是父母,我是我,两者要分得很清楚。我们这辈人能做的,就是做好身边的事,不管事大事小,都竭尽全力,即使不能给前辈增光,也绝不抹黑。”
在她人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几年,当时的社会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再加上家庭的原因,刘潇潇的身份,给她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
但是,在那些岁月里,刘潇潇虽然年龄很小,但是却表现出了超出了常人的决心和坚决。
刘潇潇曾轻描淡写地讲述过一件往事:“运动后期,有一次在学校上地理课,教地理课的老师是一个老头,讲课很随意。那时候课堂上闹哄哄的,学生们都各自干着各自的,没人听他说话,他也不管,只有我很认真地听他讲。但是听来听去,对于气流的问题还是不太明白。下课后,我就跑去问他,老头很吃惊,看了我一说:这年头,还真有人学习?’说完也不回答我的问题,直接走了。”
刘潇潇母亲:王光美
只留下刘潇潇在原地愕然,不知所措。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她,下一次她依然会继续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无论周围的人是否在乎,但是她明白自己不能放弃学习。后来不管命运如何捉弄,她始终没有改变认真生活的态度,就像他的父亲、母亲一样。这也是帮助她挺过那段困苦岁月最大的动力。
这一点,刘潇潇受母亲的影响最深,刘少奇和王光美都是从革命时代走来的人,那个时候的年轻人不图物质,不图名利,都是为了信念而活着。
当年王光美放弃了去美国读博士学位,而选择去延安参加革命,在运动中她身处逆境而坚贞不渝,晚年致力于扶贫,这都源于王光美坚强的信念,而这样的信念也影响着刘家的每一个孩子。
所以在运动结束后,经历了众多变故和恩怨的王光美和孩子们选择了向前看。曾经有外国朋友问刘潇潇心里是否还有恨,对此刘潇潇都是淡淡一笑,然后说道:“我非常能理解母亲,国家动荡了这么多年,经济受这么大影响,跟国家的损失比起来,个人的事请还算得上什么呢?许多老一辈想法都一样,那就是赶紧恢复生产,让老百姓过上安定、正常的生活。这是一个公心和私心的区别。”
在刘潇潇心里很明白,自己相比较于那个时代的很多人,她是十分幸运的。自己虽然年幼,并且远离父母,但是那些年,好心的赵阿姨一直不离不弃,抚养照顾她,哥哥姐姐也尽自己的全力照顾着妹妹,还有许多不认识的人都曾直接或间接地给予过她帮助,在那个时代这是非常重要的,哪怕只是经神上的安慰,都能给与她莫大的鼓舞。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刘潇潇的记忆中没有太多的痛苦回忆,留下的只有身边人对于她的善意,至今她都清晰的记得,自己6岁开始和赵阿姨被迫离开中南海后,在北京西城养廉胡同居住了多年。
那时起,由于刘潇潇的身份。她还是会受到一些陌生人的攻击,这个时候,和她住一个院儿的小孩很自然地在她身边站成一个圈,保护她,其中多数是父亲身边工作人员的孩子,孩子们不懂什么政治立场,因为曾经都是在一块儿的玩伴,他们的保护都是下意识的行为,有的时候,别的小朋友有什么好吃的,也都分给她吃,大人要是多给几张电影票,也有人叫她一起看,这些细节都还印在他的脑海里。
王光美和刘少奇
在刘潇潇的记忆中有一件非常难忘的事,那是有一次一个大人悄悄对她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他们骂你,你千万别难受,你要记住,你的血统永远是高贵的!”
对于这句话,刘潇潇记了一辈子,但并不是因为什么血统高贵的论调,而是因为这样的话,在那个时代,是在保护一个深处逆境的少女仅存的自信心,这个人有着极为高贵的品德,这让刘潇潇很敬重。
在刘潇潇幼小的心灵中,那个特殊的时代,类似美好的东西,她会放在心里一辈子。这些人,这些话能让人鼓起勇气走更远的路,看更多的风景。
作为普通人,我们很难体会像刘潇潇这样一个前国家主席的孩子如今却执着于成为普通人的心境,或许只有经历了,才能真的感同身受。
但是,在面对苦难的时候,无论是刘潇潇还是王光美,亦或是家中的其他人,都展现了超出常人的信念和力量,而这之后,又展现了伟人的洒TUO,一笑泯恩仇。
几个字写起来容易,但是要真正地做到,却是需要极大的气度和智慧,绝非是寻常人所能够做到的。
也只有像他们这样,在经历了如此之多的坎坷之后,才能深刻地体会到,可以安心地做一个普通人是何等宝贵的事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