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孩子”这个词,你想到什么?可爱、活泼、好奇、好胜、冲动、好吃……
再想想你的童年和少年最快乐的时光是什么?荡秋千、堆雪人、过生日、玩跳绳、抓蛐蛐、捉M藏……
现在的孩子长大后,他们对童年的回忆会是什么呢?
在今天,有部分学生每天花在学习的时间在10-12小时(其中包含在学校的8.5小时)之间;周末至少有一天时间基本花在学习上;有些艺术和运动上的兴趣被演变成了孩子们的任务,家长从父母变成了“监工”。这是不是和职场的“996”很像呢?职场里,我们都在诟病“996”“007”,面对老板的“压榨”而不满。那我们的孩子有不满吗?他们如何表达自己的不满呢?
他们会在父母要求的事请上拖延:起床困难,睡觉不睡,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时东莫莫西搞搞等;同时他们会抓紧碎片时间玩手机游戏,看短视频等父母不愿意孩子们做的事请。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能自己掌控的时间太少了,而掌控感是人感到幸福重要的维度之一。
家长该如何做,可以让孩子“做回”孩子呢?
首先,家长转变角SE。我们从孩子的生活“保姆”,任务“监工”,成长的“啦啦队长”,转变成孩子的观察者、倾听者、分享者、陪伴者。用放手和尊重机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实现孩子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梦想或专注的兴趣时,作为父母不要去否定、怀疑甚至无视,而是给他们坚持的勇气。这勇气的源泉就是父母的尊重与信任。
其次,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孩子拥有对时间的决定权,对孩子的约束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事先相互沟通,避免一言堂。规则的执行一定是坚定的,和孩子沟通的态度一定是和善的!
第三,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角。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引导孩子找到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机发他们的兴趣与天赋。
▇家长从以下方面有效支持,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1、找到学习方法:包含学习基础、复习方法、考试技巧;
2、建立思维模式:包含思维的特征,锻炼孩子的形象思维记忆;
3、培养稳定的请绪:学会焦虑、紧张、请绪的管理;
4、提升社交管理能力:学会与老师、伙伴和谐相处,拥有处理矛盾的能力。
孩子如果只有分数,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教育如果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分数是重要的,但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身心健康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终身学习者和优雅生活者。
人物档案
雷鸣:沙坪坝区人大代表、九三学社成员,埃里克森成长教练,国际SPOT引导师;高级讲师;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工程师。
本文选自《新家长报》989-990期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新家长报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新家长报。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