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目新闻
暮SE降临,静谧了一天的乡村反而热闹了起来。搬着小板凳,牵上小孙子,村民三三两两聚拢而来,农家空地一时人头攒动。随后,一束从放映机里打出的亮光,瞬间将人们带入奇妙的光影世界。
对于60岁的王松青来说,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上个世纪80年代,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表哥家里接触到了电影放映机,从此便和露天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挑着16毫米单机放映机走村串巷,到贷款购买35毫米提包双机,再到配置先进轻便的数字机,王松青一放便是四十多年,几乎走遍了杭州建德的每个自然村。
在露天电影的鼎盛时期,王松青每到一个村庄,周边的村民都会跑来,最多时有上千人一起观看。随着时代的发展,露天电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对一些留守乡村的老人、孩子而言,大幕布前的欢声笑语,仍是难以替代的快乐记忆。
为了守住这份请怀,王松青每年有200多天都在奔波去各个村的路上。他往往下午两三点就出门做准备,撑荧幕、调机器、放广播,忙忙碌碌到电影开始放映才能坐下来,在设备旁边啃一块面包或吃些冷饭就算晚餐了。
“放了这么多年,我对露天电影有了深厚的感请。只要有人看,我就要把电影送过去,一直到我放不动为止。” 王松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