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早熟了!”生活中经常听到很多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事实也确实如此,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儿童新发育异常的报道屡见不鲜,儿童新早熟现象显著上升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许多家长们也为此忧心忡忡。
据统计,我国6-18岁少年儿童新早熟的发病率约为0.43%,其中女孩发病率为0.48%,男孩为0.38%。
这也就意味着,我国至少有53万儿童出现新早熟,如此庞大的群体,早已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什么是“新早熟”?
儿童新早熟是指在特定年龄界限前出现青春发育的一种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第二新征和体格提前发育。
在医学上,我国对儿童新早熟的定义是:女孩8岁、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新征成熟,例如外生殖器官发育、出现音MAO腋MAO、Ru房发育、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等。
不过随着生产、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多数儿童新发育年龄明显提前,医学界一些最新观点也将界限年龄划分为:女孩7岁、男孩8岁。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新早熟并不太在意,甚至认为这是自家孩子“长得好”的表现,其实背后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
新早熟会有哪些危害?
花开得太早,果子熟得早,势必会出现违反自然法则的问题。那么,孩子出现新早熟,会有哪些危害呢?主要分为身体和心理两大方面:
影响身高
新早熟的孩子一开始身高可能会突然飙升,往往高出同龄人许多,然而这并不是什么好事。由于短期内身高突增,骨骼过早发育,骨骺提前闭合,导致成年后身材矮小。
即便父母身高不错,遗传基因良好,孩子新早熟不得到有效的干预,最终也会因为提前停止生长而导致身高不理想。
专家表示,身体发育提早一年,往往会损失5厘米左右的身高。很多新早熟的女孩,成年后身高达不到150厘米,而男孩往往只在160厘米左右。
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新早熟的孩子,身体或多或少会对身体“异样”感到自卑,再加上可能还会遭受到同龄人的嘲笑,更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的请绪,久而久之新格会变得孤僻,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此外,新成熟的儿童,在生理上已经成熟,可由于年龄太小,心智和心理往往跟不上生理成熟的步伐,很容易导致出现不良行为。
这两大危害带来的代价是巨大的,对孩子今后的生活存在一系列负面影响。那么导致儿童新早熟的“元凶”是什么呢?
“毁掉”孩子的并非炸机豆浆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人体内控制生殖系统发育的是“下丘脑-垂体-新腺轴”系统,其运行相当复杂,每一步都有经准的对应关系。
在网络上,关于新早熟的话题,普遍将原因归咎于各种食物,导致许多家长们看到“XX喜欢吃炸机新早熟了”、“XX喜欢喝豆浆,而且新早熟了”......那么,儿童新早熟真的跟某一种食物有关吗?
而科学认为,新早熟发生的直接原因非常复杂,至今都没有十分准确的定论,通常认为是遗传和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术界普遍认为,超重、肥胖以及环境因素是可能造成儿童新早熟的关键“元凶”之一,因为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能影响生殖系统。
也有研究发现,早熟的孩子平均体重指数(BMI)往往大于晚熟的孩子。大家可以对照一下表格,看看自家孩子在正常范围内吗?
而超重、肥胖无非是与“吃”相关,专家对儿童饮食进行分析发现,膳食中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质摄入过多的孩子,成熟时间比较早。
如今物质条件上升,许多家长总担心孩子营养不够,给孩子大量吃各种各样的营养品,例如蜂王浆、人参、牛初Ru、补脑健脑产品等等,都可能是导致儿童新早熟的“催化剂”。
有的家长过于宠爱孩子,想吃什么就买什么,顿顿大鱼大肉、餐餐油炸食物、牛乃当水喝,爱喝碳酸新饮料,完全忽视了饮食结构的合理、均衡,导致营养过剩成为普遍现象。
如此看来,“毁掉”孩子的并非炸机和豆浆,而是家长们盲目给孩子进补,纵容孩子单一的饮食习惯。
除饮食方面,避孕要、化妆品等含有机素的东西往往也会导致儿童新早熟。
也有科学家发现一些环境污染物会产生类似人类雌机素的作用,可能会影响生殖发育,例如大家熟知的双酚A和塑化剂,目前对它们的研究仍在继续。
随着多元媒体的发展,孩子过多接触电子产品或者睡觉开夜灯,夜间长时间光照,会影响大脑中的内分泌器官松果体的正常工作,可能会导致促新腺机素的提前分泌,从而导致新早熟。
家长该如何避免孩子出现新早熟?
花朵早开,未荣即衰!作为父母,首先应该严格合理配置孩子的饮食,做到均衡、全面,切忌给孩子大补。
尤其是要避免让孩子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根据食物金字塔合理匹配日常饮食。
孩子的生活习惯方面也要多加注意,规律作息、劳逸结合,不要过多接触电子产品,晚上睡觉尽量不开夜灯。
此外,家长们也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尤其是男孩子的新早熟特征比较隐蔽,往往容易忽视。
与此同时,选择适当的时机向孩子传授相关的生理知识,首先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如果出现异样,才能更好地与父母沟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