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刷到这样一个短视频,一位宝爸带娃外出游玩,结果刚下车,孩子就被车门夹住了“尾巴”。
视频中,这位宝爸身穿黄SE衬衣,下车后大步走在前面,萌娃则是穿着一身卡通恐龙睡衣,身后还有一段长长的尾巴。
可这名萌娃刚下车,“尾巴”就一不小心被车门死死夹住,无奈之下,只好赶紧向宝爸求助。
然而萌娃对父亲的称呼,却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只听她乃声乃气地对宝爸大喊:“渣男!你女儿被夹住了!”
这时宝爸才发现,原来自家的“小恐龙”被车门夹住了尾巴,赶忙回头掏出车钥匙解锁,场面充满喜感。
不得不说,这位宝爸带娃确实有些“粗枝大叶”,但最让我惊讶的,则是女孩对父亲的称呼居然是“渣男”。
小小年纪的她,或许并不明白“渣男”一词的含义,而之所以会对父亲这样称呼,很可能是因为父母间平时如此称呼对方,归根结底,是受到了父母行为的影响。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行为习惯、家庭环境至关重要,就连彼此间的称呼,也一定要引起重视,否则很容易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父母称呼粗俗,会使孩子受到哪些影响?
1.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
就像这名小女孩一样,很多时候,孩子会在无意识中模仿家长的行为。
记得之前看到有宝妈分享经历,一开始,她喊爱人大哥,然后儿子就爬到爸爸脚边喊“大哥”,后来她喊爱人老公,儿子又喊爸爸“老公”,爱人喊她媳妇儿,儿子也喊她“媳妇儿”,这让夫妻俩很是无奈。
最后实在没办法,宝妈看着孩子一脸的茫然和凌乱,担心他以后不会正确叫“爸爸妈妈”,只能与宝爸互称为爸爸妈妈,孩子才慢慢学会叫对人。
如果父母之间互相称呼比较粗俗,甚至是带着恶意,孩子往往也会有样学样,平时在与父母相处时,模仿家长彼此之间的称呼,既不雅观,也显得孩子对父母非常不尊重。
2容易被孩子信以为真
我们都知道孩子心思非常单纯,当父母间称呼不当,或者是带有一些贬低意味时,孩子可能无法分辨家长间互相开玩笑的心态,反而信以为真。
比如这名小女孩对父亲的“渣男”称呼,宝妈称呼宝爸为“渣男”,或许只是一种调侃,而当小女孩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得知“渣男”的真实含义后,很容易真的误以为父亲是一名“渣男”,甚至是觉得父母之间感请不和睦,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猜测,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3.不懂得尊重他人
最后,父母之间称呼粗俗,还不利于孩子养成礼貌用语的习惯,不懂得尊重他人。
习惯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当孩子习惯于在家庭里使用比较粗俗的称呼时,将来走向学校、走向社会时,这样的习惯也很难改变,在与人交往时,很难表现的足够礼貌,行为举止也往往会比较粗俗。
为娃养成良好家风,家长要注意礼貌用语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礼仪之邦”,对于礼貌用语十分重视,而且良好的语言习惯,也是孩子家教水平最基本的体现。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夫妻间的互相称呼,也要尽量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掌握基本的语言礼仪。
比如得到对方的帮助要说谢谢,早上送孩子上学时互相说再见,教孩子礼貌称呼自己为“爸爸妈妈”等等。
对此,有些家长可能会认为,一家人之间使用礼貌用语略显“生分”,父母和孩子之间更是根本不用说谢谢。
但事实上,亲人之间,尤其是至亲之间的语言习惯,最能体现孩子的整体素质,以及家教水平,只有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注重礼仪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端正纯良的家风,与人交往时彬彬有礼。
歪妈结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夫妻间的称呼看似事小,但我们也要足够重视,切忌彼此间用一些粗俗、带有贬低意味的称呼,尽量在家中使用礼貌用语,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
今日话题:你和爱人是怎样称呼对方的?
我是@歪妈,家有萌宝一枚,专注于孕期、育儿方面的知识研究,更多的干货内容,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