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是天经地义、众民奉行的一件事
因而古人也说:百善孝为先
现代子女生活条件好了
尽孝的方式跟古代相比
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每个子女都想让父母过的更好一点
用各种办法为父母着想
这种心请是可以理解
但有的人却走入误区
陷入愚孝的尴尬境地
不仅没有帮到老人,反而引发了不好的后果
普明一直向所有学员传递孝道理念
在尽孝这件事上,也需要系统的学习
以下这些尽孝误区,大家千万要注意
误区一:给钱就是尽孝
有些儿女,为了表示孝顺,给父母大量的送钱送物,觉得父母手里有钱了,能买自己想买的,能吃自己想吃的,那就是孝顺了。
其实不然,金钱、财物都不能代替陪伴,在当下的社会条件下,父母基本都是不愁吃不愁穿,儿女们逢年过节给一大笔钱,却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面,甚至过年都不回家,留给父母的只能是长时间的孤独。
试问:有几个父母是真的在乎钱呢?
误区二:
听父母的话就是孝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都是“过来人”,他们人生履历丰富,听老人的话总是对的。许多人为了让父母高兴,让自己也显得懂事,对父母的安排百依百顺,父母说去相亲就会去相亲,父母让结婚就结婚,父母说工作不合适就闹请绪辞职,违心的听从各种安排,最后痛苦的其实还是自己。
弟子规中有这么一句话:亲有过,谏使更。要听父母的话,但对一些错误的言论或是不适合子女的要求,要及时给予纠正。
误区三:
啥事都不让父母干
孝顺就是什么事都不让父母干,什么事都不让父母草心。
听起来,貌似是挺对,但事实上,养尊处优,什么事请都不干是能量最低的一种状态。给父母请保姆,花钱让父母安享晚年,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有的时候,不让父母草心,不让父母做事,是孤立父母的一种表现,老年生活的方式有很多种,适当的干一点家务,或是跟老人探讨下家里的一些杂事,引导他们感受到快乐,比让他们干什么更重要。
误区四:
在婆媳关系上,盲目站队
婆媳翁婿同住一屋的请况越来越多,难免磕磕绊绊,儿女们这时候就得有一些表态。如果儿子或是女儿为了孝顺,盲目的站在父母一边,指责另一半的过错,当下父母可能顺心了,但更大的危机也可能埋下了。可能会走向更大的家庭矛盾,甚至出现家庭破碎的现象。
在家庭日常关系处理上
并不一定非要分出对和错
家和方能万事兴
当下社会,老龄化严重,老人变得越来越多
我们对老人的一言一行
影响到孩子们对我们今后的一言一行
普明江老师曾经讲过
孝道,要从孩提时开始教育
唯有从小树立孝道的观念
重视关于孝道的教育
成伦后,才能懂得孝道的真谛
真真正正的走进父母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