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在学校混得“风生水起”,走在下课的走廊上,总能引起两旁男生女生齐齐侧目。
直到大学时期,B去到外地省会,发现眼前的世界变得开阔起来。
她越发觉得自己的特质变得不值一提——
仿佛与生长在大城市的室友们隔了一道天然鸿沟,听不懂他她们谈起的品牌、乐队、展览,羡慕她们桌上频繁冒出的新的护肤品与香水,发自内心的自卑感悄悄生根。
她变得不那么无所顾忌,小心翼翼地尝试着在6人寝抛出一个笑话,却像石子投入死海,除了“噗通”以外,了无回音。
一次在厕所隔间,她甚至无意中听到,自认为是朋友的女生,悄悄对别人埋怨自己“聒噪”,在她们嘴里,她是“那个看起来土土的,废话很多的女的。”
就这样,先前外向新格带来的正循环被打破,她变得越来越沉默,自认为变得“内向”,习惯独自往返于图书馆与教学楼,不再有建立关系的勇气和热请。
“扪心自问,我一点也不想一个人呆着,只是之前的社交方式好像不管用了。太热请也会显得很廉价,真不知道怎么办...”
朋友看似变得内向,但对独处时无聊感的低容忍度表明,她作为“外向者”的本质并未改变。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其实很难从一个人的行为上判定Ta属于内向或是外向。
童年时期沉默寡言的男孩,可能因为经历了高强度的社会化训练显得老练、健谈。
而经历过社交挫折、心理创伤的外向女孩,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社交退缩”,将外向的一面隐匿起来。
很多人都会觉得,再内向的人去干一段时间销售,都会变得能说会道起来,甚至有家长早早将孩子送去口才训练营、领导力培训班。
有种种办法可以使我们强迫自己看起来更外向,或让假新内向者恢复社交自信。
但对于真正内向的人来说,高强度社交后的“宿醉感”依然很难削减半分,再多的TUO敏训练也只是让内向者扮演外向时更从容、更不露破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