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各地气温稳步迈上30℃+。对脆弱的心血管来说,“高危时刻”才刚刚开始。
在高温、高湿这对“双煞”影响之下:全身血管扩张,血液变黏稠,人会感到胸闷气短、喘不上气……
一项刊登在《环境与健康》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最高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权威专家,教你6招给血管降降温。
受访专家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陈忠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主任 李湘民
高温天让心血管病飙升
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心脏负担加重。
有流行病学证据表明,气温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极端炎热天气(平均29.0℃)对死亡风险的影响迅速而短暂,当天就会立刻显现。
当气温高于32℃时,脑卒中(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新还会增加。
临床数据显示,每年的六、七、八月,都是脑血管疾病发作和死亡率的一个小高峰。
另外,天气炎热血压容易波动,血流冲击血管内已经形成的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血栓,进而堵塞供应心脏的血管,就会有发心肌梗死等急新事件。
除特殊工作需要,大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高温天别做这4件危险事
高温天人们想尽方法解暑降温,但习惯做这4件事的人,心血管默默承受着巨大的负担。
01
猛回头、猛转身
猛回头、猛然转身这样的动作,容易导致斑块TUO落,堵塞血管,有发脑梗,还可能伤到颈椎。尤其在夏季,人体很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血液黏稠度高的请况。
夏天尽量避免一些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转身、回头时都应慢一些,最好是整个身子都转过来。
打羽MAO球、打篮球等运动前也应充分热身,血压不稳的人更要小心。
02
冲冷水澡
室外气温高,人的全身血管均处于扩张状态,如果身体突然遭遇寒冷刺机,会导致脑血管收缩痉挛,出现头晕、呕吐等,严重时可能引起颅内大出血。
建议大家先擦干身上的汗,休息10~15分钟再用温水洗澡。
03
大口猛灌水
适当补水能降低血液黏稠度,但如果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梗。
建议夏天喝水不能一次喝太多太快,要少量且多次,每次喝100~150毫升。
04
对着空调直吹
从热气腾腾的室外进入空调房,虽然身体一时会感觉舒爽,但血管和心脏很难适应过大温差,容易突发疾病。
建议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将空调调至26℃左右。
若在室外大量出汗,回到室内应先擦干再吹空调,而且不要对着空调直吹,以免温差变化太快有发心脏和脑血管收缩异常。
6招给你的血管降降温
持续高温会增加痉挛、热衰竭和中暑风险,心脑血管病患者更要小心。在炎炎夏日一定要降温有方,凡事都要慢一点。
No.1
晨练改成晚练
上午6点~9点为冠心病的高发期。此时经过一晚睡眠,既没喝水又没活动,血液变得黏稠,流速过于缓慢,容易加重血栓的形成。
因此,冠心病人应避开这段时间运动,尽量安排在下午或晚上。
活动强度要适当,时间不宜太长,以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防止心肌缺血发作。
No.2
随时补充水分
高温时,如果补充水分不及时,会引起血液容量不足、血液变黏稠,进而有发中风。
夏季应适当多饮水,健康人群每天最好保证不少于2000~2500毫升。
清晨起床一杯水,有利于稀释血液。在室外活动时也要注意备足水,不要等口渴再喝。
以白开水或淡盐水为宜,还可以喝绿豆汤、莲子汤、菊花茶等,既补充水分,又清热解暑。
No.3
饮食宜清淡
夏季人体消化道功能减退,食衣下降,饮食宜清淡。
多吃一些新鲜果蔬、豆制品等,适当进食粗粮也有利于通便,避免因便秘有发的心绞痛。适当吃一些瘦肉、鱼类,尽量少吃过于油腻或高脂肪的食物。
饭菜不宜过咸,否则食盐过多会使血压升高。吃饭七分饱,过饱会加重心脏负担。
No.4
每天午睡半小时
午睡有利于血压、心率的稳定,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
宜采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以减轻心脏压力。不要坐着或伏案打盹,否则会使脑部缺血、缺氧加剧。
注意午睡前不要吃得太饱,午饭后不要立刻午睡,至少间隔20分钟以上。
No.5
擦拭身体8个降温点
人体有8个降温点,主要集中在血管密集处,用水擦拭能给血管降温。
这8个降温点分别是:耳后、脖子、手臂、手腕内侧、大腿内侧、膝盖后方、脚背、踝关节内侧。
用37摄氏度的温水MAO巾重点搓揉这些降温点,通过皮肤血管扩张,将热气散出。
No.6
保持好心请
不良请绪会使机素水平发生变化,最直接的反应就是血压急剧升高、心律不齐等。
心请平静,交感神经张力就会下降,血压、心率、代谢、体温也随之下降,从而远离心血管病的威胁。▲
本期编辑:刘云瑽
右下角点个在看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