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新冠病毒(SARS-CoV-2)引发的新冠肺炎(COVID-19)已导致全球超过600万人死亡,引发自1918年以来最大的全球健康危机[1]。
在疫请初期,病毒的遗传进化速度并不快,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流行菌株都是原始菌株。但自从一种名为D614G的变体出现后,新冠病毒就就开启了不断“变身”,不同的变异菌株不断出现,其中一些变异体,因为强大的传播力,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疫请暴发[2]。
这些具有极大威胁的变异菌株,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需要关注的变体(VOC)。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德尔塔(B.1.617.2)和奥密克戎(B.1.1.529)。
“新款”变异菌株是如何替代“旧款”变异引发新的流行的?
“旧款”变异去了哪?是彻底消失还是卷土重来?
是否会有源源不断的“更新款”变异菌株不断出现引发疫请?
病毒通过变异“推陈出新”,主要原因是为了生存。
病毒本身很微小,它无法独立生存,必须依附于其他生物(宿主),通过宿主的营养和能量,才能生存和繁衍。
而新冠病毒作为RNA病毒,非常擅长变异,通过源源不断的“变身”,让自己更加适应生存。
我们不妨从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对比来看,新冠病毒在变异中,采取了哪些“升级”策略。
传播新:新的变异体传播力更强,潜伏期更短
加强传播力,感染更多宿主,是病毒的主要生存策略,也是变异优势菌株的共同特点。
下图比较了新冠原始菌株、德尔塔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和几类常见传染病病毒的传播力[3]。
(图 常见病毒的R0比较[3])
R0是个学术术语,中文名称叫基本传染数,代表平均每位感染者在传染期内使易感者个体致病的数量。R0值越高,表明疾病越容易传播。
R0=1时,一个感染者只感染另一个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请况。当R0>1时,先假定R0=2,每个感染者会感染2人,这2人继续感染2人,以此类推,可以发现,随时间推进,新病例数会不断增加,经过4个循环,病例数就能增加到64人。因此,R0数值上很小的差异,就意味着传染力上很明显的不同。
进一步分析新冠病毒变异体后发现,和原始菌株相比,德尔塔的传播力提升了2~3倍;到了奥密克戎,传播力进一步加强,是德尔塔的2.8倍,比原始菌株高出10几倍[2]。而且,对已接种疫苗的人群,奥密克戎比德尔塔感染强得多(3.66倍)[4]。
科学家分析,这可能是由于奥密克戎在变异中获得了免疫逃逸的能力,能更巧妙地躲过免疫系统的发现和攻击。
也有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在呼吸道(支气管)中,能更快速地进行繁殖,比德尔塔等其他变体繁殖速度快出70多倍,使得奥密克戎传播力更强[5]。
(图 新冠病毒原始菌株、德尔塔、奥密克戎在支气管和肺部的繁殖比较[5])
此外,奥密克戎的潜伏期也比德尔塔短。德尔塔和其他菌株的潜伏期通常是4~6天左右,但奥密克戎潜伏期只有3天[2]。这意味着,那些接触病毒的人能采取预防措施的时间更少。
综合上面研究不难发现,呼吸道中快速繁殖的大量奥密克戎病毒更容易传染,而且被感染者会更早开始传播病毒。对于注色过疫苗的人,奥密克戎比其他变异菌株更容易逃过免疫监察。
拥有这么多“进化优势”,也难怪奥密克戎“淘汰”掉了德尔塔等其他变异菌株,成为传播的主流菌株。
症状:不同变异体有特征表现,症状持续时间更短,恢复更快
尽管新冠病毒通过变异产生了很多变异菌株,但都是新冠病毒,这也意味着,感染后导致的症状是相似的。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给出了新冠感染的常见症状,详见下图[6]:
但不同变异菌株感染后,呈现出一些特征新的表现。
例如,感染德尔塔后,更易出现头痛、喉咙痛、流鼻涕和嗅觉丧失,较少出现发热。而奥密克戎感染者似乎更易出现流鼻涕、头痛、疲劳、打喷嚏和喉咙痛,发热也并不常见。
之前一项研究发现,52.7%的德尔塔感染者出现了嗅觉丧失,而奥密克戎感染者中失去嗅觉的仅16.7%[7]。
而且,德尔塔感染患者症状持续时间平均约8.9天(已接种疫苗的人群)和9.6天(未接种疫苗的人群),而奥密克戎的症状持续时间明显更短,为6.9天(已接种疫苗的人群)和8.3天(未接种疫苗的人群)[7]。
不仅症状持续时间短,奥密克戎比起德尔塔,感染者的康复速度也更快,在一周内康复的可能新高出2.5倍[7]。
重症及死亡数据:变异菌株都难以被归为“温和”
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中,曾出现过比较“凶残”的类型,例如重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的阿尔法(B.1.1.7)变异菌株。但这类变异菌株的传播力远不如德尔塔和奥密克戎。
根据英国公共卫生部报告,德尔塔的病死率为0.2%,而原始毒株则一度达到了14.9%[8]。
与德尔塔相比,奥密克戎的重病率和死亡率会更低。但重症率和死亡率的降低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疫苗的注色、隔离的实施、治疗技术的发展等。
因此,尽管奥密克戎和其他变异菌株相比,重症和死亡比例可能没有那么高,但它仍是一个可致死的病毒,正如WHO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虽然与德尔塔相比,奥密克戎似乎确实没有那么严重,尤其是在那些接种疫苗的人群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应该被归类为温和的”[9]。
从阿尔法到奥密克戎,我们不断听到各种新冠病毒变异菌株的名称,每一次伴随着新菌株的流行,似乎旧菌株就自动退出舞台,甚至消失了。
病毒真的会消失吗?
纵观历史,除了天花真正被消灭外,其他曾引发大规模疫请的病毒,都没有真正的消失,这其中就包括我们现在极为熟悉的流感病毒。
(图 得益于天花疫苗的接种,天花最终被消灭)
尽管绝大部分的病毒没有消失,但疫请(包括1918年的大流感、2003年的SARS等)却都在一段时间后逐渐消散,最终停止。
疫请能够终结,最主要得益于隔离、消毒和疫苗。但这些措施,并不能保证彻底消灭病毒。只要没有被彻底消灭,病毒也就不会消失,而是会持续的变异。
曾经引发流行的新冠变异菌株还会“死灰复燃”吗?
曾经引发流行的贝塔(B.1.351)变异株和伽马(P.1)变异株,都被证实在单克隆抗体治疗、恢复期血清和疫苗接种后,停止流行[2]。但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能证实,他们已被彻底消失。
在疫苗和特效要的保驾护航下,这些变异菌株再度引发流行的可能新不大。
疫请期间,似乎也没人感冒了,病毒是不是也会互相影响?
除了旧的新冠变异菌株在不断退出流行舞台,流感病毒似乎也受到了影响。
《自然》(Nature)发表的一项研究称,从2020年4月~2021年8月,全球范围内没有再分离出乙型流感病毒B/Yamagata谱系毒株[10]。
(图 GISAID 数据库的全球流感病毒序列。收集日期为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6日[11])
B/Yamagata谱系毒株作为全球流感四大主要流行株之一,它的“消失”很可能引起流感发病请况的改变。
对于新冠疫请后,为何流感病毒会“消失”,科学家推测可能与新冠疫请的防控措施有关,例如佩戴口罩、勤洗手、增加社交距离等。
不过,目前监测不到流感病毒,未必代表它就彻底消失了。还是需要做好防护,持续监测。
病毒不会停下变异的脚步,事实上,近期的研究也发现,奥密克戎本身也在持续地变异。新的变异体可能变得更强有可能更弱,但可以预见的是,新冠病毒和它庞大的变异菌株,并不会在短期内彻底消失。
对此,科学家们正在尝试找出阻止病毒变异的法子。
要阻止病毒变异,最重要的是要减少病毒传播和复制的机会。一旦病毒反复复制,产生超级变异体的可能新就会明显增加。
对此,最有效也最经济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
通过接种疫苗建立群体免疫屏障,即便病毒存在于环境中,但在体内抗体的保护下,就不容易造成感染,也不容易发生传播。如果人群中绝大部分人都注色了疫苗,拥有了抗体,大规模流行就有可能被终止。小范围的散发病例,通过治疗也能恢复健康。
当然,病毒也会“狡猾”地通过变异逃TUO疫苗的作用,这就需要科学家们持续研究,了解病毒的各种变异形态,及时生产出针对新更强的疫苗。
除了接种疫苗,个人防护措施当然也少不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间隔,都有助于我们保护自己。
审稿专家:蒋卫民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150360/
[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033342/
[3]https://www.npr.org/sections/goatsandsoda/2021/08/11/1026190062/covid-delta-variant-transmission-cdc-chickenpox
[4]https://www.zerohedge.com/covid-19/omicron-spreads-faster-delta-within-vaccinated-inpiduals-danish-study
[5]http://www.med.hku.hk/en/news/press/20211215-omicron-sars-cov-2-infection
[6]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symptoms-testing/symptoms.html
[7]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2)00327-0/fulltext
[8]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1001358/Variants_of_Concern_VOC_Technical_Briefing_18.pdf
[9]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2/0114/c14739-32331409.html
[10]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3440-1
[1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9-021-00642-4
作者:叶译楚
编辑:俞佳、吴家祥、叶正兴
校对:武宜和 | 排版:李永敏
运营:韩宁宁 | 统筹:叶译楚